新華網 正文
河長制推行兩年 一條臟河的兩年變身記
2019-09-20 20:06:30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洳河白各莊大橋 王玉梅攝

洳河岸邊美如畫 王玉梅攝

    洳河河口一處三角洲上,秋日的晴空下,一只只白鷺在葦叢中躍起身子,緩緩飛過一人多高的草叢,在遛彎的人們身邊盤旋一番,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裏站定。秋風吹得水面與草叢一起泛起陣陣波浪,與蔚藍的天空組成畫作般的美景。這條洳河是平谷區一條普通的河,曾幾何時,它擔負著附近村鎮排放生活用水、飼養場排廢水的功能,是一條臭得人們都不願走近的臟河。

    日前,平谷區開展了河長制示范河段創建工作。洳河的新城河段作為首條河長制的示范河段,將為其他河湖管理、保護提供參考和樣板。河長制在北京實行剛好兩年,這示范河段是如何打造的?與其他的河長相比,示范河段河長的工作有何過人之處?

    從河水惡臭難聞 變沿岸鳥語花香

    作為全市首批優美河湖,洳河示范河段的長度為7.1公里,這段河道旁,既有種著莊稼的村子,也有新建設的小區、體育場等城市建築。秋季的午後,來河邊遛彎的市民絡繹不絕。周村的幾位老先生,騎著小三輪、搬著小桌,來到了巡河路旁的大柳樹下下棋。“村子裏的環境也挺好的,但是我們更喜歡河邊。”這是因為河邊略帶濕氣的小氣候,讓老人們倍感舒適。

    住在附近高層小區的幾位女士,則是吃過午飯後到平谷城區裏逛完超市,拎著大包小包地從河岸上走過。前些年走過這段路程,她們習慣乘坐公交車,但河岸邊環境好起來之後,她們更願意從沿河路上步行一段,遇上好天氣,則直接從離水面更近的景觀小道上走過。

    近年來,河水的高度一直保持在與河邊景觀小道落差1米左右,河道裏較高的灌木如菖蒲蘆葦,把枝條伸到了路邊。雖然是秋天,但河道裏仍然可見各種盛開的小花。平谷區河長制辦公室的李春梅介紹,在河道綠化之時,專業的工作人員曾經做過細致的規劃,哪裏合適來片水中綠地,岸邊植物究竟要多高,這些都仔細考量過。菖蒲蘆葦身材高挑,又有吸收其中有機物凈化水質的功能;連翹不高不低,乍暖還寒時候就能給河道增添姿色;波斯菊低矮,恰好與其他植物形成錯落有致的綠洲景觀。

    京郊常見各種野鳥,但在河道污染、缺乏綠色的年代,遷徙的鳥類也不願在河邊駐足。但現在,這裏常見白鷺、黑鸛。膽子大的直接到河裏捕食小魚,膽子小的成群躲在灌木深處,不時一轟而起飛過天際,“一到晴天,有不少從城裏來的攝影愛好者成群結隊地在這兒守候拍鳥。”一位遛彎的大爺説。

    小紙條記錄問題 散亂排污被清理

    今年53歲的王清是大興莊鎮周村的書記,也是一位河長。曾經的洳河在他的記憶中是魚蝦成群、河岸上柳樹成蔭的樂園。“小時候嘛,我和小夥伴們到河邊捉魚蝦,架起個鐵皮罐頭筒隨抓隨吃。”

    快樂的記憶在上世紀90年代被打破,隨著經濟發展,河邊逐漸出現一家家飼養場和工廠,污水排進洳河;村民們生活水準提高後翻蓋房屋,建築垃圾在岸邊隨處可見。多年不曾清淤,加之降雨量減少,洳河逐漸斷流,而僅有的河水變成黃綠色泛起臭味。

    為提升城鄉水環境,2012年起,政府分階段開展洳河治理,河道清淤、鋪設河堤、綠化美化、栽花種草。幾年之後,曾經臟臭的河道煥然一新。大筆投入讓治河看上去並不難,然而怎樣才能把治理的成果保持下去,成為了各地都存在的一個新問題。“過去有句話,叫‘水務不上岸,環保不下河’,‘管水量的不管水質、管排水的不管治污’。”李春梅説。

    河長制的實行,實現了河湖從“多頭管到統一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從“多龍治水為合力治水”的轉變。別看村支部書記權力有限,但作為村級河長,發現問題上報之後,按要求甭管是水務、環保還是其他涉及的部門,大家都要會商合力解決問題。這讓每次發現問題後的管理都有了更明顯的成效。

    平谷區大興莊鎮政府的會議室裏,保留著一塊壁報展板,這是整整兩年前北京剛剛開始實行“河長制”的時候,鎮裏所轄各位河長呈交的巡視結果,一張張小紙條上寫著各位村級河長在巡視中發現的與河道有關的問題。“河邊發現一堆建築垃圾”、“岸邊樹木倒伏”、“施工單位大門緊閉”,以往難以解決的難題匯總上來。

    那一段時間是大興莊鎮的副鎮長董海波最為忙碌的日子,既然新制度已經實行,解決這些問題便得到了難得的好機會。如今兩年過去,展板匯報的方式改進成了手機軟件上報,“我們當河長的,手機裏都有專用的軟件,手機定位保證巡查不會偷懶,發現問題直接拍照上傳,誰工作幹得不好也逃不掉責任。”與情況有關的部門隨即便會接到通知,協同解決。

    “再也不會有這麼多紙條了,再也不會有這麼多破壞河道的問題了。”有些河段長期保持整潔,一連幾個月都不會出現問題;有些河道偶爾會發現夜黑風高有人傾倒建築垃圾的情況,但也很快會被清理。

    至于曾經排污的單位、飼養場,經政府多部門合力治理,小規模的直接關閉,政府幫忙另謀出路;規模較大的,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村莊生活污水進行統一收集治理,達標排放,確保了入河水質的安全清潔。

    生態濕地治污水 親水便民是要求

    不久前,平谷區水務局已經初步擬定一份“河長制示范河段標準”。這份文件並不算長,但其中分類寫明瞭河長工作需要達到的效果。

    首先的要求是“安全流暢”,保證防洪排澇的要求;接著是生態要求,如保證水生植物的種類、景觀效果;水質的要求當然必不可少,通過水質也能監測到是否有人偷偷排污;河長按規定巡視河道,看護與管理河道有關的設施等。

    與過去管理河道最大的區別在于,“河湖親水便民”也作為標準寫入了這份文件。岸邊是否有足夠的休閒設施?設置是否合理?照明的亮度是否讓遛彎的人們感到舒適?安全警示資訊是否明確?

    李春梅表示,多少年來説起水務管理,總是“泄洪排澇”;後來環保意識提高,保證水質也逐漸成為一項要務。“直到這兩年,我們發現前面兩個目的達到後,人們更喜歡到河邊乘涼遛彎,原來水環境好會給人們的生活增加不少樂趣,我們明白,開展工作要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出發。”

    影響水質、河邊生態的另一大因素是降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北京降雨量持續偏少,河裏水質就特別差。“但現在咱敢説,即便降雨少,平谷城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的高品質再生水也能保證河道水質和水量。”

    城區有污水處理廠,那麼村莊咋辦呢?大興莊鎮的幾個村子,已經使用了多年“生態濕地”來凈化處理本村的生活污水,“最大的運營成本不過是排水泵的電費。”兩畝地的蘆葦鋪上陶粒,讓生活污水變成了清澈的河水,順便就有了繞村小河。

    保護水環境的教育,也延伸到了附近小學的課堂裏。水臟的年代,老師們不會想起帶著孩子們到附近的河邊去體會什麼,但現在,到洳河邊撿撿垃圾、辨認一下動物植物,已經成了周村小學等附近學校頗受孩子們喜愛的課外活動。

    “不僅是政府職能部門,也是各位河長的功勞,更是全社會重視環境帶來的成果。”李春梅説。漂亮起來的河道,逐漸讓廣大市民形成了從提高認識到自覺保護到主動參與的良性迴圈,“今後我們要想更多的辦法,讓更多的生態建設成果惠澤百姓。”(記者 張碩)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小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生態中國·壯美山河瞰新疆
生態中國·壯美山河瞰新疆
仙人洞裏説豐年 海昏遺址看文化
仙人洞裏説豐年 海昏遺址看文化
四川甘孜格薩爾機場通航
四川甘孜格薩爾機場通航
秦始皇兵馬俑首次在泰國展出
秦始皇兵馬俑首次在泰國展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545411250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