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湖北屈家嶺遺址發現長江中遊最早旱作物粟遺存
2020-12-08 12:22:5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武漢12月8日電(記者喻珮、黎昌政)記者7日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湖北屈家嶺遺址考古發現取得階段性成果,這一遺址出土距今約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認為,這是長江中遊經測定證實的最早的粟遺存,是北方旱作農業傳入長江中遊的最早證據。

  2015年開始,為配合湖北荊門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聯合考古隊對遺址展開新一輪考古發掘。其間,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嶺遺址各時期遺跡和文化層採集土樣392袋,上自新石器時代的油子嶺文化時期,下至戰國晚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植物考古學專業博士姚淩説,通過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選法進行研究,發現了一批炭化植物種子,經鑒定,確認其中33粒為炭化粟粒。通過碳14年代測定及量化統計分析,考古工作者認為其距今約5600年至53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羅運兵説,屈家嶺遺址是我國長江中遊最早發現、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該遺址浮選所獲大量農作物種子、很多紅燒土殘塊中發現的稻谷稻殼痕跡,以及出土數量巨大的酒器陶杯,均是當地穩定農業生産活動的證據。

  目前關于先秦時期農業的研究普遍認為“五谷”為水稻、粟、黍、小麥、大豆。結合近年對湖北江漢平原地區石家河遺址、城河遺址、紀南城遺址等的植物考古研究,考古工作者認為,最遲在東周時期,該地區已出現“五谷俱全”的農業種植形式。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載入更多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初冬時節景如畫
初冬時節景如畫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68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