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半月談》刊文:扎根太行山的老校長們
2020-11-25 12:45:1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11月25日出版的第22期《半月談》刊發記者駱國駿、烏夢達、李放采寫的文章《扎根太行山的老校長們》。全文摘要如下:

  2016年以來,北京市先後選派16位重點中小學退休校長和骨幹教師到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開展支教扶貧。這些名校老校長放棄民企民校數十萬元年薪邀約,不戀退休後的天倫之樂,兢兢業業、不辭辛勞奔波於太行山區,不僅提升了京冀對口幫扶學校的教學水平、管理水準,讓貧困地區學生得到了高質量教育,還為阜平當地培養了一批批骨幹校長、優質教師。

  “孩子們上課坐的是小板凳,黑板是洋灰抹的,教室都不夠用。”65歲的北京市陶然亭小學原校長劉建文回憶起5年前第一次到阜平縣半溝小學的情形,感慨萬千。

  剛退休的名校長是教育圈的“香餑餑”,不少民辦小學開出數十萬元年薪聘請,劉建文沒動心,北京市組織老校長去阜平支教任校長,他二話沒説就報名了,一幹就是5年。

  半溝小學離阜平縣城有半個多小時山路,從北京往返學校,每週要花8個小時。5年來,他開着手動擋車,一跑就是5萬多公里,好幾次因為車況不佳、山路難行,路上差點發生險情。

  半溝小學缺教室、少宿舍,劉建文就住在校長辦公室。山區冬天格外冷,學校只有一個旱廁,他從傍晚開始就少喝、不喝水。最初兩年劉建文在學校幾乎沒吃過早飯,後來汽車後備廂里長年備泡麵。

  北京建築大學附屬小學原校長賈秋惠讓退休的丈夫給她當支教“專車司機”,還讓丈夫承擔支教學校的計算機維護修理工作;中華路小學原校長孟迎春不會開車,每次去阜平幾乎要把火車、大巴、出租車坐一遍。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名校的老校長願意放棄高額收入和優厚待遇,到窮山溝支教。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原院長阮秉剛説:“我們幹了一輩子教育工作,就是教書育人,能給山區的孩子帶去一節好課、教會山區的老師上一節好課,比多掙點錢更有成就感。”

  鄉村學校缺乏專業教師,尤其缺少美術、音樂教師。如今,在北京老校長的幫助下,當地不少學校已開全課程,多位老校長自掏腰包幫助學校購置教具,創造一切條件為學生上音樂課、美術課。

  針對學校教師能力不足問題,老校長們通過聽課、評課和教研活動,手把手指導,並邀請北京其他退休或在職特級教師、骨幹教師到阜平送課講學,還為當地教師創造機會參加北京市小學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

  截至2019年年底,16位老校長和骨幹教師共聽課近3000節、授課和主持教研300余次,幫助當地培養縣級以上優秀骨幹教師230余名。

  “老校長們為山區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阜平縣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楊二軍説,老校長的優勢在於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理念,他們為山區留下的是一所又一所好學校。

  阜平縣不少鄉村學校位置偏僻,校園文化欠缺、生活環境艱苦,一些特崗教師很難留住。“老校長們用實際行動闡釋了教師的內涵和真諦,他們的精神感動了許多特崗教師。”阜平縣委書記劉靖説,許多特崗教師不僅業務有了長足進步,更認識到扎根基層的意義。

  “他們補齊的不只是鄉村學校管理和辦學的短板,更是將人民教師的精神傳遞到了山區。”北京挂職幹部、阜平縣副縣長李繼鵬説,目前12所受援學校已成為區域同類學校的示範校,惠及1萬多名學生,其中貧困生2000多名。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加載更多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北京:夜色怡人
北京:夜色怡人
我的長江我的家
我的長江我的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78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