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天津“趕大營”後人續寫家族百年援疆故事
2020-11-04 15:50:0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天津11月4日電 題:天津“趕大營”後人續寫家族百年援疆故事

  新華社記者李鯤

  大型人文電視紀錄片《趕大營》正在播出,這讓正在新疆支教的張代國感到振奮。

  “我的祖先參加過‘趕大營’以及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支邊建設,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我想把我們家這段100多年援疆的家國情懷續上。”今年50歲的張代國説。

  2020年5月11日,天津西青區張家窩中學語文教師張代國從天津啟程,來到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作為天津教育係統本次派出的277名幹部和教師之一,他的任務是在于田一中開展為期一年多的支教工作。雖然這是張代國第一次來到新疆,但對他們家族而言,已經是自“趕大營”以來的第三次援疆了。

  所謂“趕大營”,最初是指天津楊柳青人“追趕”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西徵軍軍隊大營,做生意、運送物資。從19世紀70年代到抗日戰爭爆發,約3000戶至少1.5萬楊柳青人移民新疆。因此,“趕大營”也與“闖關東”“走西口”並稱“國內三大移民潮”。

  1914年,張代國祖上同根同源的祖先、25歲的張鴻彬和23歲的張鴻彩兄弟二人挑著貨郎擔,加入“趕大營”行列,從天津楊柳青出發來到新疆做買賣。1922年,他們把一家老小也接到了新疆。

  “兒時就聽説我祖上有人從天津‘趕大營’去了新疆,在當地生根發芽,很是震撼,但更讓我感到觸動的是伯伯高克謙的援疆故事。”張代國説。

  高克謙的父親張鴻凱與張代國的祖父張鴻斌是親兄弟,高克謙幼年喪父,隨其母改嫁後改姓高。1965年,16歲的高克謙響應祖國號召,來到新疆伊寧,支援邊疆建設,開啟了張氏家族的第二次援疆實踐。

  在伊寧,根據政府安排,高克謙先後在林場、印刷廠、造紙廠工作,2009年退休。在他看來,雖然自己沒做什麼大事,但在他們這些援疆人員的努力和見證之下,伊寧大變了樣。“我剛來的時候,伊寧只有一條大路,樓房沒幾棟,現在到處是柏油馬路,到處是樓房!”他説。

  2018年5月,離開家鄉53年後,高克謙回到了天津。“那次見面,伯伯給我講了自己援疆的故事,講了新疆的風土人情和發展變化,讓我忽然間對那片土地産生了向往。”張代國説。

  2019年12月,張代國接到通知,根據教育部等四部委出臺的“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當地將選派教師支教,這令他怦然心動。

  “想到百余年前先祖挑著貨郎擔長途跋涉,歷盡艱辛‘趕大營’,想到1965年,伯伯響應國家號召支援邊疆建設,想到自己正當天命之年,又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什麼不借此機會奉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呢?”張代國和家人商量後立即報名,最終于今年年初成功入選支教隊伍。

  今年5月11日,張代國從天津來到新疆于田縣,開始了自己的支教之旅。“我還記得第一堂課結束後,我正準備離開教室,一群同學圍上來,向我請教、和我聊天,眼睛裏都是對知識的渴望,這讓我感覺責任重大。”

  新的學期,張代國擔任于田一中七年級三班的語文教師,他們班共46名同學,全部是維吾爾族學生。除了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答疑解惑,張代國還指導孩子們練習書法,鼓勵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報效祖國。

  張代國説,扶貧必扶智,扶智在教育。與祖先到新疆不同,他來到新疆,支援邊疆教育事業,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我會珍惜在新疆的每分每秒,把這份家國情懷延續下去。”他説。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669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