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路邊攤”走進工業園——柳州螺螄粉“走紅”背後
2020-09-30 18:04:0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南寧9月30日電 題:從“路邊攤”走進工業園——柳州螺螄粉“走紅”背後

  新華社記者農冠斌

  近年來,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産業發展,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建立標準體係、搭乘互聯網快車、塑造文化屬性等措施,使得螺螄粉這一原本只能“現煮堂食”的地方性小吃突破地域限制,成為備受追捧的“網紅産品”,並將其打造成為頗具規模與發展潛力的特色産業。

  螺螄粉持續熱銷 帶動産業鏈發展

  打開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一些經營螺螄粉的網店月銷量動輒數十萬單。今年上半年,與李子柒合作的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員工數量擴充了一倍,三分之二的生産線用來生産李子柒牌産品,但産能仍難以滿足需求。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特色小吃,由當地特有的軟韌爽口的米粉,配以酸筍、花生、油炸腐竹等近10種配料,加上豬骨和螺螄熬制成的湯調和而成。螺螄粉持續熱銷,有力帶動了相關産業鏈的發展。

  如今,柳州通過大力建設原材料基地,吸引約20萬人參與到螺螄粉産業鏈中。目前柳州螺螄粉原材料基地規模達50萬畝,其中螺螄養殖面積4.8萬畝、竹筍基地8400多畝、木耳基地180萬平方米,有效帶動産業扶貧和農民增收,帶動貧困戶約4500戶2.3萬人,每人平均年增收超9000元。

  柳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全市袋裝螺螄粉産值已達58億元,同比增長75%。

  工業化生産 以“造汽車的標準來生産螺螄粉”

  多位受訪對象認為,近年來柳州通過推動螺螄粉從“現煮堂食”到“袋裝速食”的改革,為螺螄粉打下了“走紅”的基礎。

  作為一座以汽車、鋼鐵、機械制造為優勢産業的工業重鎮,工業思維根植于柳州的發展理念中。“以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螺螄粉産業發展,以標準化體係護航産業的安全和品質,改寫了螺螄粉長期受困于地方的局面。”柳州市委副書記梁旭輝認為,用工業化思維將産品産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有利于扭轉地方特色産業小規模、分散化、科技和信息化水準不高、管理能力弱、競爭力不強等局面。

  在柳州市河西工業園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産線上,酸筍、酸豆角、花生等料包通過傳送帶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十幾個分別裝著筒骨、螺螄、生姜等食材的大鐵盆有序排開。“將酸筍腌制的時間、溫度,熬湯放多少克配料、按什麼順序放等全部量化,確保每一包螺螄粉都能做出同一種味道。”公司董事長姚漢霖説。

  此外,柳州專門建設了螺螄粉産業園,為上下遊産業鏈的延伸發展創造便利條件。目前,已有近20家袋裝螺螄粉企業在園區落地投産,同時還帶動了上下遊10多家配套企業進入園區,集群效益突顯。

  強化頂層設計 避免“先發展再管理”

  在2014年螺螄粉産業發展之初,柳州曾涌現出數十家品牌,品質良莠不齊。

  中柳公司合夥人羅金波回憶,當時的袋裝螺螄粉幾乎都是小作坊生産的,“租下一間房子,關起門,就在裏面炒料。有的包裝就是用塑膠袋和瓶子,保質期不超過10天。”羅金波説,有些小作坊因為炒酸筍的味道太重,老板差點和鄰居打起來,還有的因為衛生問題被執法部門查封。

  “一些有長遠發展意識的作坊老板想申請辦證生産,但當時沒有螺螄粉生産標準。”羅金波説,“辦不下證,大家還是關起門生産,政府部門也很頭疼。”

  經過調研,柳州決定對生産者採取既“放水養魚”又“摸準脈下準藥”的管理方式。“2014年底開始,只要企業工廠面積達到300平方米,通過食藥監部門審核後就可以辦證。行業很快繁榮起來,相關企業增加到80多家。期間又不斷制定行業規范,提高準入門檻,資質欠缺的小作坊慢慢被淘汰。”柳州市商務局副局長賈建功説。

  很快,柳州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的螺螄粉産業發展領導小組,陸續出臺《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柳州螺螄粉産業升級發展的實施方案》《柳州市全面推進螺螄粉産業升級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等一係列螺螄粉生産的標準和發展規劃,申請了“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建立了螺螄粉食品安全檢測中心。

  當地還高度重視塑造産地品牌的文化屬性,引導企業建設了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將螺螄粉産業園、螺螄粉小鎮打造成4A級景區,發展工業旅遊,開發螺螄粉文創産品,並通過國際展會、網絡直播、跨境電商等渠道不斷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載入更多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稻田飄香收獲忙
稻田飄香收獲忙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6564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