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校車奪命”悲劇緣何頻頻上演
2020-09-10 09:00:14 來源: 法治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部分私立幼兒園司機篩選粗糙 管理員與監護人責任意識淡漠

  “校車奪命”悲劇緣何頻頻上演

  ● 目前,各地區仍然存在學校負責人、駕駛員與照管員、家長與學生等各類人群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意識淡漠的問題

  ● “校車奪命”悲劇折射出家校資訊溝通不到位的問題,家長出于對校車安全和園方管理的信任,可能會對孩子長達數小時的“脫管”狀況不知情

  ● 防止悲劇發生必須要喚醒幼童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在強化“學生安全高于一切”理念的同時,加強對校車“人數清點”“人員交接”等程式落實的跟蹤問責

  8月31日,公安部新聞發言人張明透露,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開展校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路面執法檢查,嚴查嚴處校車和接送學生車輛超員、超速、非法改裝、不按審核線路行駛等違法行為。

  這一專項整治行動開展的背景離不開近日頻發的“校車奪命”事件。

  8月7日,河南省欒川縣公安局通報,8月6日上午8時許,河南省欒川縣城關鎮某兒童臨時看護服務中心法人蔣某華在駕車接送3名兒童去看護中心時,將兩歲男童步某遺忘在轎車內。當日下午17時許,發現步某在車內死亡。

  7月14日,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某幼兒園一名5歲男童在乘坐校車返回幼兒園時,被遺忘在校車裏。太陽下暴曬的校車,車內溫度不斷升高,最終該男童嚴重脫水不治身亡。

  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車學生的人身安全,是全社會的共識。早在2012年4月,國務院就曾發布實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隨車照管人員應當清點乘車學生人數,核實學生下車人數,確認乘車學生已經全部離車後本人方可離車。

  然而,“校車奪命”悲劇仍然頻頻上演。其背後原因為何?目前校車安全現狀如何?《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幼童被鎖校車去世

  悲劇頻發值得反思

  錦仔今年5歲,已經在湛江市遂溪縣界炮鎮新苗幼兒園上了兩年學,每天清晨被校車接走,傍晚時再送到村口。

  7月14日7時30分,錦仔媽媽像往常一樣,將孩子送上了幼兒園的校車,和錦仔一起上車的還有五六個村裏的學生。夏季的廣東十分炎熱,錦仔爸爸陳鵬還記得,當天是個大晴天。

  當日17時許,錦仔媽媽準備前往村口去接孩子放學時,接到了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説錦仔在午休時突然休克,被幼兒園校車送到縣人民醫院了。到達醫院後,醫生告知錦仔在被送來時已經沒了生命體徵。

  悲痛之下,陳鵬立刻報警。最後,陳鵬從警方口中得知了錦仔的死亡原因。

  事發當天上午8時許,校車抵達幼兒園,但在下車時,錦仔沒能跟上隊伍,跟車老師帶著其他學生下車,沒有留意到錦仔,也未進行點名或檢查。隨後校車被停放在幼兒園對面的空地上,司機在離開校車時,也沒有發現未下車的錦仔。

  在這所幼兒園的外墻上,還張貼著《校車安全管理方案》,其中明確要求跟車老師在跟車過程中,必須對照乘車清單,確認上、落車的幼兒,在跟車結束前,必須對整個車廂進行檢查,確保沒有一個幼兒被遺留在車上。

  “這不是意外,而是人為的疏忽導致孩子死亡。”陳鵬對此一直不能釋懷。

  錦仔去世並非孤例。《法治日報》記者梳理髮現,國內已發生多起孩子被鎖校車或私家車內去世的悲劇。

  非法改裝防護缺位

  司機篩選暗藏貓膩

  “校車奪命”頻發,背後原因為何?《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與多方面因素有關。

  在一些私立幼兒園內,《法治日報》記者看到,學校接送孩子的校車是中型麵包車改造的,車內衛生狀況堪憂、環境雜亂,擺放了小板凳。據學生家長透露,諸如此類的校車雖然不會超載,但安全措施令人憂心。

  “車內沒有安全帶等防護設備,上次我家孩子在司機剎車時從椅子上滑下來了,幸好沒有受傷。”一位劉姓學生的家長説。

  甚至有個別私立幼兒園負責開車和接送學生的是園長的遠房親戚,入職前並未經過專業的培訓和考察。

  對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幼兒園後勤人員透露:“其實讓家裏親戚來接送學生,在私立幼兒園很常見,因為大家覺得接送而已,好像不是什麼大事情,會開車就行。不過接送的老師和司機倒是認真負責的,座位雖然不達標,但不管是接到園裏還是送回家,老師都會逐一清點人數。”

  一些小學課外機構也有校車的身影。

  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課外機構尤其是地級市的城鎮,有不少學生在課外輔導機構上午托、晚托,因為距離學校近,所以午托結束後,都是機構老師親自帶著學生回學校上課。晚托大部分由家長接送,但也有一些同學需要校車接送。接送的校車大多是中型麵包車,車座上除司機外按標準可容納6人。

  在河南省某地級市,《法治日報》記者發現,一輛“校車”擠進了10人,多了近一倍。除了1位老師還有9名學生,5個人擠在後面的三連座位上,司機旁邊則坐著一個體型稍胖的學生。在中間的兩座上,老師抱著一個學生,旁邊兩個學生擠在一個坐位上。第二排通往第三排的過道上另擺了一個小板凳。

  據該補習班一名高姓學生透露,車上放的小板凳是給老師準備的,當座位擠不下時,老師會坐在這裏。

  “車上坐的人數不定,有時候家長來接就不用坐校車回去,10人乘一輛車的情況其實並不常見,平時就是七八個人一輛車。今天9個同學坐一輛車,是因為今天只有這9個人沒有家長接,一般這種情況下,會讓學生們擠一擠。反正就這幾個同學,距離也沒多遠,擠一擠就到了。”這名高姓學生説。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這類校車的車窗上都貼有膜布,從車窗外很難看出車內的座位情況。

  不過也有一些私立幼兒園的口碑較好。

  小哈佛幼兒園是某地級市最大的私立幼兒園,已經開辦了10年。據了解,這家幼兒園配有4輛校車,供接送學生使用。每輛車可容納19人,但實際每次只會乘坐15人左右,一人一座,配有專門的老師全程陪同。

  “首先,要嚴格按照校車司機的錄用標準來考核,此外也要考察司機的工作態度。司機的試用期有3個月,其間會全面判斷司機是否符合標準。雖然要求高,試用期相比公立幼兒園長,但我們幼兒園司機的薪酬會更高一些,希望他們能切實為學生負責,安全駕駛。”幼兒園的王姓園長對《法治日報》記者介紹道。

  此外,據王姓園長介紹,該幼兒園的老師也經過專業培訓,包括逃生訓練、急救等,這些老師不負責帶課,主要負責接送學生。

  “車上有老師、司機兩個成年人,下車後老師應按正常流程再次清點人數。如果稍微用點心,這種慘劇是不會發生的。”王姓園長説。

  家長責任意識薄弱

  家校銜接出現盲區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一些“心大”的家長。

  陳女士有一個3歲的兒子,她從去年開始打聽居所附近幾個公立幼兒園的招生情況,最後選擇了市區的私立幼兒園,但這家幼兒園沒有專業校車。

  “一開始想讓孩子讀公立幼兒園,可是問了幾個公立幼兒園,他們都不提供接送服務。我們確實比較忙,很多時候顧不上接孩子,所以提供接送服務也是我們選擇私立幼兒園的重要原因。”陳女士説。

  在陳女士看來,學校沒有專業校車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她甚至認為專業校車還不如小麵包車。“車小、座位距離近,有什麼事情,老師可以及時拉一把。”

  另一位受訪的吳姓家長則表示,其選擇私立幼兒園是無奈之舉。

  “我們家的戶口所在地等情況,不符合提供接送的公立園的招生要求,而且就算戶口屬于這個幼兒園轄區內,也不一定能報上名。所以幼兒園校車專不專業其實無所謂,只要提供接送,老師負責,就不會有大問題。”吳姓家長説道。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校車安全課題組曾組織專家深入各省調研,歷時數月寫出《關于校車安全管理的調研報告》,該報告也指出了上述問題:正規專業校車的運營成本和收費較高,加之部分家長安全責任意識薄弱的事實,為“黑校車”提供了非法運營的空間,進一步增加了校車管理的安全隱患。

  該報告稱,各省普遍反映校車購置成本高,日常校車運營、管理費用大,駕駛校車的專業司機薪酬較低,導致校車司機積極性不高。此外,校車安全責任意識的匱乏反映出有關職能部門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未能形成校車良好運作的社會環境。目前,各地區仍然存在學校負責人、駕駛員與照管員、家長與學生等各類人群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意識淡漠的問題。校車運作中,駕駛員、照管員的責任意識不明確,職業素養不高,服務水準欠佳,無法很好地完成照管學生和幼兒的任務,存在家長投訴校車駕駛員和照管員的現象。同時,監護人亦未能有效履職,在與校車駕駛員、照管員進行校車服務銜接時,往往出現盲區,造成學生無人來接、無人照管的現象。

  公立園或取消校車

  管理專業化集約化

  公立幼兒園的表現又如何?在某地級市實驗幼兒園工作的楊女士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其所在的實驗幼兒園在校車管理上十分嚴格。

  比如,要求司機有三到五年以上的駕駛經歷,年齡在30歲以上,從未有過交通肇事記錄和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記錄,駕駛信用記錄良好。入職前,司機都需要提交健康報告,證明沒有影響到行車的疾病隱患。且每一位校車司機正式入職前都有為期一個月的試用期,在試用期間表現良好的,才能夠入職。

  放學時間,《法治日報》記者在河南省某地級市一家市級公立幼兒園看到,幼兒園的學生在老師的安排下,有序排隊。一列有15人,排頭處站著一位帶班老師,老師清點完隊列人數且確認無誤後,帶領學生進入校車。這種校車也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專業校車,車內配有安全帶,一人一座。

  據這所幼兒園的副園長高女士介紹,學校校車都到檢測線進行過嚴格檢測,電路、車輛油路、防火係統等也會定時去安檢、排查,司機篩選也很嚴格,“除了對校車駕駛人員的基本標準外,喜歡飲酒的、抽煙的,都不在我們的錄用范圍內”。

  《法治日報》記者還走訪了北京市兩家公立幼兒園,這兩家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都表示,沒有校車接送,如果家長有事,可以提前打電話,學生可以先到所在班級的老師那兒或者值班室多留一會兒。

  “我們幼兒園接收的學生一般都是戶口在幼兒園轄區的,住所離幼兒園比較近。而且確實有時候學生多了,我們也擔心老師會忙不過來,有疏忽。老師是一對多,家長是一對一,這樣相對來講也會更方便安全一些。”其中一家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魏女士説。

  另一家公立幼兒園的園長向《法治日報》記者透露,現在越來越多的公立幼兒園都開始取消學校自備校車接送,而且未來很有可能會有更多公立幼兒園這樣實行。

  《關于校車安全管理的調研報告》也顯示,目前大部分省份形成了多種校車服務方式並存的格局。校車運營主體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學校自備、專業化公司運營、公交公司托管、學生公交專線、道路運輸和農村客運公司承運、個體校車服務提供者運營等,運營模式則主要有專營和兼營兩種。從調研情況來看,多數省份鼓勵具有一定資金規模和多年運營經驗並有專業資質的公司對校車進行統一的專業化、集約化管理。(記者 趙 麗 實習生 邢懿銘)

  遏制“校車奪命”須喚醒管理者責任意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交通部管理幹部學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柱庭

  《法治日報》記者 趙 麗

  《法治日報》實習生 邢懿銘

  記者:2017年,教育部針對頻發的幼兒被遺忘校車內身亡事故再次發出通知,要求使用校車的教育機構要建立教師跟車制度和收車驗收制度,跟車教師負責在幼兒上下校車時清點核對人數,校車駕駛員負責在收車鎖門前檢查車內幼兒是否全部下車。如今距離此通知下發已近三年,但悲劇仍在上演。

  儲朝暉:幼兒園使用校車説明該幼兒園要招收居住地離幼兒園比較遠的兒童入園,這樣一來,該幼兒園有可能涉及超規模招生,或者想要獲得更多生源。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其他因素導致擴招。總而言之,可能存在幼兒園布局不合理的現象。

  幼兒園應該遵循適度規模原則,超過規模就不可能做好,這也是校車出事的深層次原因。另外,從校車安全形度來説,如果學校方面的責任心強一些,這種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張柱庭:“校車奪命”事件頻發,更應該思考的是法律制度怎麼完善、道德責任怎麼強化。實際上,我國的法律制度已經很完善了,但依然發生多起校車內悶死兒童事件,審批復雜但運作不到位應該是背後一大原因。

  結合民法典的規定,校車內悶死兒童事件,經營者和學校同時應該承擔監護人的責任,責任人不應該讓幼童失去監管。最關心孩子安全的莫過于家長,“校車奪命”悲劇折射出家校資訊溝通不到位。出于對校車安全和園方管理的信任,家長對孩子長達數小時的“脫管”狀況並不知情。因此,必須在制度上明確他們的監護人責任,這樣以後可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我們找到了多起“幼兒被遺忘校車致死”案件的裁判文書。其中,跟車教師、司機等直接責任人多被判處過失致人死亡罪,普遍判刑三年且獲緩刑。而因監督不力被指犯玩忽職守罪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則多因犯罪情節輕微,免于刑事處罰。

  張柱庭:籠統地説,在這類事情上,地方有關部門是有責任的,但具體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政府是不可能直接接手校車這個事兒的,現在要解決的是“單純處理一兩個責任人後就完事”的局面,這樣的處理方式是沒有警示作用的。

  幼童被遺忘校車致死不是簡單的過失致人死亡的問題,而是反映出幼兒園和教師輕視幼童生命、缺少對生命的尊重。

  記者:是否可以出臺針對校車司機資質的規定,提高校車司機的入職門檻?

  張柱庭:學校特別是校車駕駛員對生命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僥倖心理,是校車安全事件頻出的一大原因。遺忘背後其實是涉事者對學生關愛不夠、對崗位職責的敬畏缺失和對制度程式的漠然懈怠。防止悲劇發生必須要喚醒幼童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在強化“學生安全高于一切”理念的同時,加強對校車“人數清點”“人員交接”等程式落實的跟蹤問責。

  儲朝暉:除了校車司機資質外,還有責任心沒盡到的問題。幼兒園使用校車的時候,相關人員應該遵循什麼規則、履行什麼職責,相關程式沒有切實履行到位。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載入更多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47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