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幸福花開新邊疆】張大媽家的一把木耳
2020-08-08 07:35:5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8月初,內蒙古扎蘭屯,張大媽家院子裏的木耳,又熟了一茬。

  這是今年的第4茬木耳,大棚裏的菌包已經被摘得差不多了,一些剛曬好的木耳,裝在白色編織袋子裏,等待售賣。木耳一年能熟7、8茬,再過個十幾天,張大媽家又會收獲一批新成熟的木耳。

張秀榮大媽家的木耳大棚。新華網 梁甜甜攝

  03:00

  天還黑著,張大媽和兒子下地幹活了,他們要去院子裏的木耳大棚裏摘木耳,一般會忙活到中午11點多。每年的4月到9月,是娘倆最忙的時候。

  4月底,他們開始購買木耳菌袋,1萬5千包左右。為了後期木耳長得好,剛拿回來的菌袋,會先靜置1周。然後,菌袋會被一個個挂到大棚的架子上。

  家裏的大棚雖然只有“巴掌大”,但光是挂袋一個程式,對娘倆來説就是個不小挑戰。有時,村裏的志願者們,都會來幫忙。

  從挂袋到頭茬木耳成熟,大概需要50多天時間。

  張大媽今年67歲,大兒子許多年前因救人去世了,老伴因此一病不起常年住院。她41歲的二兒子劉振義,2011年外出打工時,遭遇事故也身患殘疾。最難的時候,家裏沒有經濟來源,是村裏遠近聞名的貧困戶。

  8月6日,張秀榮和兒子劉振義在自家木耳大棚裏採摘木耳。新華網 曹楨攝

  13:00

  中午稍作休息,下午13點,娘倆就又到大棚裏去摘木耳了。母子兩個人才頂別人家一個壯勞力,只能起早貪黑少休息,太陽下山他們才收工。

  6月末,頭茬木耳熟了。

  挂袋累,摘木耳更累。從頭茬開始,每隔十多天,木耳都會熟一批,一直持續到9月。這期間,張大媽娘倆每天都要在大棚裏蹲下站起個上百次。

  張大媽説,照料木耳就像伺候孩子,熱了不行涼了不行,水給多了不行給少了不行,風吹著不行悶著也不行。溫度、濕度、通風都格外重要。天熱澆水木耳長得薄,咬著不勁道;天冷澆水木耳長得厚,吃起來口感面。把握好度,木耳才好吃。

  2014年,張大媽四處借錢,和兒子開始學習種植木耳,在當地政府指導和支援下,當年凈收入9000余元。2015年,張大媽又增加了木耳的種植數量,當年凈收入達到3萬元。種木耳種出了名堂,張大媽家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張秀榮和劉振義將晾曬好的木耳裝袋。新華網 曹楨攝

  22:00

  天熱的時候,夜裏是給木耳澆水的時間。從22點到轉天早上8點,每隔一兩小時,就要給木耳澆一次水。兒子劉振義自己研究了電子澆水法,在屋裏按個鍵,屋外大棚架子上的噴頭就開始噴水了。

  再過5個小時,娘倆又要起床幹活了。除了摘木耳,劉振義還打理著自家的電商平臺。

  認識電腦、開機、搜索網址、賣木耳……劉振義在當地政府組織的電商培訓班上,一點一點學起來。掌握了新方式,自家木耳的銷路,逐漸被拓寬了。現在,80%的木耳收入,都來自電商平臺。

  2015年,在張大媽一家的帶動下,村裏11戶農民也開始種木耳,他們和張大媽一同組建了張大媽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種植30萬袋木耳,實現銷售收入70多萬元,戶均收入3萬多元。今年,當地政府幫張大媽注冊了商標“張大媽一把木耳”,目前商標在審批中。

張大媽捧著一籃曬好的木耳。新華網 焦鵬 攝

  小康路上不僅不掉隊,還要站穩腳。好政策,是敲門磚;電商,大有可為;勤勞,讓生活更有奔頭。(新華網 梁甜甜)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34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