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防疫常態化,開放之路仍有坦途
2020-07-14 09:37:10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段時間以來,“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雜音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興風作浪,不少人擔憂全球化與多邊主義的前景,擔心所謂的“脫鉤”威脅會影響我國對外開放步伐。在國際間交流受到阻礙的當前,在防疫常態化背景下,對外開放的路到底該怎麼走?

  1

  保持戰略定力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居于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的“肱骨”環節,不會因為少數人的“脫鉤”言論而輕易受挫。盡管疫情蔓延確實影響了我國與全球的經貿合作,但國際産業鏈、供應鏈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長期穩定形成的。完善的産業配套能力、較強的綜合競爭優勢、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任何明智的人都不會輕易放棄龐大的中國市場。

  事實也是如此,相關數據顯示,中美雙邊貿易額4月份增至397億美元,比3月份增長近43%,中國重新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同時,中國和東盟的貿易規模迅速上升,今年前5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7萬億元,增長4.2%,東盟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

  疫情給予世界的啟示是: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封閉孤立,兩敗俱傷。我國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前路必是坦途,風景必然向好。

  2

  開放政策加碼

  持續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中國不只是説説而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國釋放了擴大對外開放係列重磅信號,如大幅縮短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制造業等領域開放,全面落實內外資企業平等待遇等。同時,外商投資法已落地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額度限制取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中國市場開放度持續擴大,投資吸引力不斷增強。

  在金融領域,諸多開放措施亦蓄勢待發。圍繞金融業對內對外自主開放,未來我國將在市場準入、業務范圍、營商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信用評級行業、熊貓債市場等開放新舉措穩步推出。

  我國深化開放,打造更公平的市場環境,優質外資看在眼裏。比如,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零售業巨頭開市客以及沃爾瑪、迪卡儂等都在防疫期間宣布將擴大中國市場業務。上半年,外資企業在中國開新店、首店的勢頭不減,優秀的營商環境讓“洋品牌”愈發扎根中國。

  3

  審時度勢調整

  防疫常態化使得對外交流合作受到影響,全球經貿活動恢復正常仍需時日。不過,抓住現有條件,審時度勢危中尋機,開放渠道仍可暢通。

  6月15日,第127屆廣交會拉開帷幕。這是第一次完全以互聯網形式進行的廣交會,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性貿易盛會。2.5萬家參展企業,180萬件商品,數十萬全球採購商和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外貿産業人員跨越時空界限,匯聚“雲端”,網上洽談。

  疫情的蔓延令國際市場需求明顯萎縮,全球貿易活動恢復正常仍需時日,我國的外貿企業在海外訂單方面多受影響。一些企業或被迫裁員,甚至走向“劇終”;另一些企業則積極調整,獲得新生。如有的外貿企業針對疫情研發新産品,效益不減反增,闖出一條新路。

  同時,許多中小企業試水跨境電商,表現亮眼。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整體下降6.4%,而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的進出口額增長了34.7%。據艾瑞咨詢預計,到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在傳統外貿體係下,中小企業缺少商務資源和對接渠道,只能依賴中間商、渠道商來接發訂單。這就導致很多國內工廠出海渠道單一,訂單不穩定,很難積累長期客戶。外貿電商化則讓中小企業可以借助資訊透明的數字化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過程虛擬化,即使有時空阻隔也能參與國際貿易。未來,跨境電商作為新業態,將成為穩外貿的“利器”之一。中國企業尤其應順應潮流,優化調整,走出傳統外貿“舒適圈”,打造自主品牌,提高技術含量,展現更強競爭力,爭取更好業績,擦亮中國制造的名片。(刊于《半月談》2020年第13期)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夏日古鎮風光美
夏日古鎮風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62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