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福建東山“海上牧場”黨旗飄
2020-06-30 14:18: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福州6月30日電 題:福建東山“海上牧場”黨旗飄

  新華社記者陳弘毅

  傍晚時分,夕陽輕撫大地。在福建東山縣岐下村蔚藍的海面上,連綿不絕的漁排舒展開來,成為一副“海上牧場”的美麗畫卷。伴隨著星星點點的燈火漸次亮起,在海上勞作了一天的漁民們三三兩兩回到漁排上小木屋中休憩泡茶,享受一天中難得的休閒時光。

  其中一間小木屋上,一面鮮紅的旗幟迎著海風飄揚。這是岐下村的“海上牧場黨支部”所在地,也是黨支部書記陳細水的漁排。自從兩年前這個“漂在海上的支部”成立後,這便成了12名支部黨員們定期活動的場所。

  岐下村每人平均耕地極少,面朝廣闊的詔安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村民們“靠海吃海”,陸續下海發展網箱養殖,如今岐下的養殖規模在全縣已是數一數二,在漁排上直接從事漁業生産的就有500多排戶、1000多人,網箱總數40000多格。養殖戶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排承載著全村群眾一年的豐收期望。

  “村裏有句形象的話,叫‘陸上一個岐下村,海裏一個岐下漁村’。”全村最早從事網箱養殖的村民陳榮欽説。

  漁排已經成為村民的“第二家園”,在生産生活中,鄰里糾紛、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養殖戶們遇到養殖生産難題、颱風等突發事件時,位于岸上的岐下村黨總支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獲知海上的消息,無形中增加了管理難度。

  2018年5月,陳城鎮黨委批準岐下村成立“海上牧場黨支部”,從此這一片海域飄起了一面鮮艷的黨旗,將漂在海上的12名黨員凝聚了起來,也將原本“各自為營”的養殖戶們團結了起來。

  按照水域和漁排分布,“海上牧場黨支部”被分為4個片區,每個片區有3位支部黨員掛鉤産業幫扶、防汛抗臺等。

  陳細水是岐下村的網箱養殖大戶,養殖面積50畝左右。一有閒暇,陳細水就和支部黨員們挨家挨戶“串漁排”,了解養殖戶們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打開陳細水的筆電,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入夏水溫升高,藻類繁殖,魚類容易缺氧,近期打算請縣裏的水産專家來漁排上為大家講授養殖注意事項;藍子魚養殖周期3個月,4月份投放的魚苗即將上市,因為疫情導致市場需求減少,馬上發動黨員想辦法聯繫客戶,幫養殖戶開拓銷路……”

  “每位黨員如今都掛鉤若幹養殖戶,通過交流養殖經驗,及時把餌料緊張、魚類生病、糾紛摩擦等生産中遇到的問題反映給支部,支部馬上協調解決。一來二去,在群眾眼裏黨支部就有威信了。”岐下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志偉説。

  不少養殖戶説,過去到了深夜,漁排上偶有外人來電魚偷魚,不少村民深受其擾。“海上牧場黨支部”成立以後,發動黨員和群眾加強夜間巡邏,如今偷魚現象幾乎絕跡,大家的安全感更強了。

  在被大海環抱的東山,不少漁村像岐下村一樣,將黨建延伸到生産生活的最前線,打通服務黨員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更好地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東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沈義勇説:“作為海島縣,東山將海的特色與黨建工作相融合,讓漁村黨建帶上海的味道,做到‘海風吹、黨旗飄’。”

+1
【糾錯】 責任編輯: 吳咏玲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夏日古鎮風光美
夏日古鎮風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7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