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劉經南院士:“5G+北鬥”將成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2020-06-24 08:21:35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智能時代,‘5G+北鬥’將成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6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收看了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的網絡直播。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北鬥導航從中國逐步走向世界舞臺。他認為,實現“5G+北鬥”融合和相互賦能,將有大量的機遇,能産生顛覆性的技術,能創造跨世紀的輝煌。

  20世紀90年代中期,劉經南帶領團隊參與北鬥研討。20余年從北鬥一號幹到北鬥三號,攻克北鬥衛星係統多個關鍵技術。解決了北鬥二號衛星姿態轉換期間(每半年約15天)不能服務的問題,建立了亞太地區首個北鬥高精度國際分析中心,實現了我國北鬥異構星座高精度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的自主掌控。

  劉經南説:“現在通信、電力係統的時間精度都是微秒級,北鬥定時精度在20至30納秒,通過地基增強和天基增強,可實現時間精度為1個納秒或者優于1個納秒,實時位置能精準到1個釐米,特定領域事後精度可以做到1個毫米。”

  5G是智能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它高頻寬、高速度、大容量、低功耗、低延時、萬物互聯、資訊可感知、可調控。5G為滿足未來虛擬現實、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用戶和行業的應用需求,提供了基礎支撐。劉經南説,5G的時延是毫秒級的,但還不能實現汽車的遠端控制;而且它的網絡位置是虛擬的,這些問題都要解決。

  解決問題需要新的基礎設施,就是北鬥。定位、導航、感知時間和時節本身就是自然進化産生的生物智能,智能時代的“5G+北鬥”可將這種生物智能賦給機器和環境,發揮機器和網絡環境的智能優勢。

  基于“5G+北鬥”的泛在測繪能力就是人類定位、導航、感知時間的智能基于現代技術的延伸,既是智能時代實現區域和廣域乃至全球精確感知時空事件和目標資訊的關鍵基礎設施,也是實現支援廣域和全球智能協同控制的賦能技術。

  “北鬥高精度導航+5G+高精度地圖”,將開辟車輛車道級監控、車輛自動駕駛和智能無人駕駛全新領域應用。將來的無人駕駛車、智能網聯汽車,本質就是一個高精度的智能移動計算平臺,需要感知和認知外界,必須要有精準的位置和時間服務。所以每一臺智能網聯汽車和每一輛無人車,既是互聯網時代的代步工具,也是一個智能移動計算平臺,把這些平臺的數據和大家共用起來,會産生無窮無盡的新應用和新業態。

  北鬥位置服務還將實現跨界融合:包括跨係統融合,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實現相容互操作和可互換;跨地域融合,各省市乃至與周邊國家實現跨域資源共用的跨區融合,跨行業融合,室內室外實現多感測器融合,從而提供泛在的智能的時空位置服務“北鬥+”。

  劉經南説,北鬥是一種賦能技術,通過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北鬥為這些技術賦予時空新功能,使這些技術升維增效,隨著時代發展,未來應用有極大的想像空間。(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夏日古鎮風光美
夏日古鎮風光美
福建東山:全力打造全域生態旅遊海島
福建東山:全力打造全域生態旅遊海島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1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