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山西鄉寧:鄉村娘子軍“帶貨”顯風採
2020-06-13 08:30:41 來源: 農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眼下,直播“帶貨”成為零售行業的新風口。如何搭上這趟銷售快車,為農産品增加銷路,讓農民增收獲益?

  山西省鄉寧縣婦聯著力培育農村婦女,把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一支不愛紅裝愛農貨、依靠直播增收的“直播娘子團”形成,為當地農産品、手工藝品創造出商機,助農脫貧。

  從看直播到做直播

  “現在採摘的這些黃瓜、西葫蘆都是純天然的,放心又安心……”一大早,在鄉寧縣昌寧鎮龍鼻村眾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裏,鄉寧縣婦聯主席王東艷和“直播娘子團”將採摘現場進行直播。

  龍鼻村眾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村集體成立的合作經濟組織,集生態果蔬種植和旅遊觀光採摘于一體。目前,已建成100畝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基地、20畝觀光採摘園、300畝有機蔬菜雜糧示范基地、50畝中藥材基地,帶動了包括32名貧困婦女在內的200余名婦女增收致富,是該縣巾幗就業示范基地。

  正當蔬菜成熟上市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讓農産品銷售受阻。

  隨著網絡上直播“帶貨”的興起,王東艷嘗試著將這種銷售模式帶到農村婦女中,為農産品銷售尋找辦法。

  “農村婦女在時間上不受限制,還能夠把直播場景帶到田間地頭,讓直播更有説服力。”她説,另一方面,鄉寧縣是山區縣,網絡行銷也能打破地域限制,助力農産品出山。

  説幹就幹,王東艷變身“經紀人”,把農村婦女“包裝”成為主播,打造“直播娘子團”。

  53歲的龍鼻村村民楊桂蓮是第一批培訓學員,她説:“沒事兒幹的時候,我們也常常看直播,從來沒想過自己能當上主播。更沒想到的是,顧客真通過咱的直播訂購蔬菜了。”

  扶開工再送一程

  看直播不一定就會做直播,村民變主播還有一定的距離。王東艷和鄉寧縣婦聯通過開展直播培訓提升村民直播技能。

  鄉寧縣婦聯選擇龍鼻村等幾個村作為直播培訓示范村,並在村委會設立直播室,進行教學指導。

  在教授婦女學直播、銷售的同時,把直播間搬到蔬菜大棚、田間地頭,直播蔬菜生長、採摘的過程,讓消費者更清晰、更明白地看到産品來源。引導“主播們”在服務品質上下功夫、在文化附加值上做文章,讓農特産品不僅賣得好、更要賣得值。

  “參加幾次培訓以後,除了會拍視頻,還學會了各種場景的轉換。以後家裏種的東西都可以通過直播銷售出去了。”村民楊金香説。

  像她一樣,很多村民一邊看直播,一邊學直播。“只要有時間就練會兒直播,一是鍛煉膽量,二是提升人氣。”村民王心愛説。

  雖然大家學習直播的時間很短,但已初見成效,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同城購”網絡銷售平臺通過鄉寧縣婦聯的直播推送,該村大棚裏的蔬菜每天一上線就會在短時間內售空。

  扶開工還要送一程,真正讓直播成為農村婦女的技術活。王東艷説:“縣婦聯將繼續以直播‘網紅經濟’為切口,整合社會資源,為加入直播隊伍的婦女們購買直播設備,邀請更多專業人士進行不定期培訓,讓姐妹們嫺熟掌握直播技能。”

  變方式也要變理念

  直播讓農村婦女從生産端走向行銷端,改變的不只是銷售方式,更多的是致富理念。

  往年農閒時節,50歲的王靈花和丈夫會去城裏打工,攬一些建築方面的活兒。今年,受疫情影響外出不便,她便趁這機會學直播,並在直播中推銷丈夫的建築手藝,吸引來了幾個客戶。

  在手機螢幕面前,王心愛有條不紊地介紹著自己縫制的“豬娃鞋”有哪些特點、鞋底的刺繡又有什麼講究和説法,樸實的表達、精致的手工立馬引來不少粉絲,觀看人數和點擊量不斷上升。

  從蔬菜、蘋果等農産品到親手縫制的花鞋、鞋墊、擺件、挂飾等手工藝品,村民們將這些內容搬到了直播中。

  自從龍鼻村刮起了“直播風”,農村婦女們有了新奔頭,空閒時間她們聚在一起,一邊學習新技能,一邊聊聊“帶貨”的新思路和新創意。

  如今,龍鼻村的婦女群眾從思想到行動上都發生了巨大轉變,大家不再坐著等錢來,而是乘著互聯網的快車主動謀求改變。

  目前,鄉寧縣已有300多名農村婦女參與直播銷售,把越來越多的“鄉字號”農産品賣出農村。(記者 馬玉)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0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