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央財政兩個“1萬億元”直達基層 特殊轉移支付“特”在何處?
2020-06-12 20:21:4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題:中央財政兩個“1萬億元”直達基層 特殊轉移支付“特”在何處?

  新華社記者申鋮

  根據今年財政預算安排,中央財政新增兩個“1萬億元”,即財政赤字規模新增1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直達”如何直達?這一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究竟“特”在何處?

  “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將新增財政資金通過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時間全部下達市縣。”本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這樣的解答。

  特殊機制有特殊設計。

(社會)國新辦舉行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6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預算司司長李敬輝介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這是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做法,更是宏觀調控方式的制度創新。”在12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進一步對外界揭秘特殊轉移支付機制。

  ——“中央切塊”:財政部將資金按照相關因素“切塊”分給各個省份。

  ——“省級細化”:省級部門細化資金分配到市縣的方案。

  ——“備案同意”:省級部門將方案報財政部備案同意。

  ——“快速直達”:備案同意後,限時省級部門將資金下達基層。

  這些部署意味著,省級政府既要當好“過路財神”,也不能做“甩手掌櫃”,在加強資金監管同時,要將自身財力更多下沉基層,確保中央確定的各項舉措真正落到實處。

  “如同一輛‘直通車’,又如一道‘保險鎖’。”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看來,這一特殊機制不僅讓資金下達更加快速高效,也可以防范截留挪用,確保資金直達市縣基層。

  特殊資金用于特殊之處。

  當前,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要靠市縣落實,落實好紓困企業、幫扶群眾等政策需要更多“真金白銀”,但市縣財力存在很大缺口是繞不開的挑戰。

  “將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共2萬億元資金直達市縣,就是要支援地方落實幫扶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群眾的措施,加強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用于抗疫相關支出等。”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出明確的資金用途信號。

  據悉,為精準分好這2萬億元資金“蛋糕”,財政部根據具體資金的特點,進一步“分門別類”細化了資金直達流程,明確了相關用途。

  具體來看,有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應對疫情對基層財政造成的影響;有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還有的資金將統籌用于支援落實“六保”任務。

  許宏才表示,這些直達資金,要用于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保基本民生,落到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落到社保、低保、失業、養老和特困人員身上。

  中央財政資金直接“下沉”市縣,如何管好用好?會不會被騙取挪用?

  根據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背後,不僅省級政府要加強資金監管,市縣政府也要建立使用臺賬,確保資金流向明確、賬目可查。財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蓋、全鏈條監控係統,各級國庫要督促做到點對點直接撥付資金、確保賬實相符。

  許宏才介紹,通過建立直達資金臺賬的監控係統,將確保資金下達和資金監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財政部還將與審計部門、人民銀行等加強協作,形成監管合力,加強監督問責,確保資金科學規范高效使用。

  當前,面對吃緊的財政收支形勢,每一分錢都更加彌足珍貴。

  “資金流到哪裏,監控就到哪裏。”許宏才説,財政部門將盡全力杜絕基層造假、違規套利等問題,該追責的追責,把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緊要處。

  相關連結:

  財政部:財政資金直達基層民生 切實兜牢“三保”底線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10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