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24尾中華鱘和2000尾胭脂魚長江口放流
2020-06-06 17:27: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社會)上海舉行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6月6日,2020年長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上海崇明區長江口水域舉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新華社上海6月6日電(記者郭敬丹、許東遠)水箱閘門依次打開,24尾中華鱘、2000尾胭脂魚從放流水槽躍入長江。6日,2020年長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口水域舉行,《上海市中華鱘保護管理條例》也于當日起施行。

  據介紹,此次放流的中華鱘個體全長100至160釐米,胭脂魚個體全長10至12釐米。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歷史。這一洄遊生物,以長江口水道作為自己的‘待産房’和‘幼兒園’。”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健説,一段時間裏,長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持續衰退,旗艦物種中華鱘和長江江豚出現生境破碎化的狀況,已經到了不得不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的地步。

  自2004年開始,上海連續開展長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胭脂魚、松江鱸等珍稀水生生物55萬余尾,對長江口的生態修復起到積極作用。上海開展中華鱘放流效果評估,建立中華鱘放流技術規范體係,也取得較好的標誌資訊回收效果。

  為保護好“一江水”“一條魚”,上海從制度供給上率先探索。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也是《上海市中華鱘保護管理條例》施行的日子。該法規于5月14日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是全國第一部有關長江流域特定單一物種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堅持保護與管理並重,確立了生態優先、統籌協調、嚴格監管、社會共治的保護與管理原則。

  上海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建立跨區域聯動協作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資訊共用,開展聯合執法和監督,將條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08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