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頭疼!小小農藥瓶,污染大問題
2019-12-19 10:08:47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導讀

  全國農村正在廣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半月談記者在遼寧、黑龍江等省調研了解到,整治行動取得效果,但農藥瓶等有毒有害垃圾問題仍讓不少幹部群眾頭疼。一線幹部群眾建議加強源頭治理,鼓勵開展農藥瓶回收,遏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分階段逐步解決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難題。

  農藥瓶最讓人頭疼

  在不少農村地區,田邊地腳、塘裏溝邊,農藥瓶隨處可見。在黑龍江省東部一個村委會旁邊,一大堆回收的農藥瓶沒有及時處理,降雨過後,農藥殘留物流在地上,匯入村子的邊溝裏。

  廢棄農藥瓶不是普通廢棄物,而是有毒有害物質,遇到雨水衝刷,或經暴曬後,殘留農藥會滲透到土壤中、溝渠裏,對土壤和地表水造成嚴重污染。

  農藥包裝廢棄物多為塑膠或玻璃制品,以堆放或填埋等方式處理難以降解,簡單焚燒又會産生二噁英等有毒氣體。遼寧省阜新市章古臺鎮黨委書記于鳳祥表示:“農藥瓶很不好處理,鎮裏不具備處理能力,現在只能由鎮裏回收,暫時存放在固定的倉庫裏。”

  農村每年産生的農藥瓶(袋)的數量巨大。遼寧省阜新市章古臺鎮清泉村村民王慶海説,種地要在出苗前後上兩遍除草劑,再加上營養藥、除蟲藥,每畝地就會用上三四瓶農藥。

田間地頭給農藥瓶安個家 劉軍喜 攝

  一位縣農業幹部算了一筆賬,該縣220萬畝地,一畝地用的殺蟲劑、除草劑等各種農藥包裝物約3個,平均每2萬個一噸,全縣一年的農藥瓶就達330噸。“一噸農藥瓶無害化處理的各種費用約2萬元,如果全部處理,需要投入600多萬元。對一個農業縣來説,負擔非常重,所以實際回收率很低。”

  源頭收集難、資金壓力大、運輸成本高

  據了解,全國多地正因地制宜推廣垃圾分類、轉運、處理體係,但農藥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的治理,卻面臨一些難題。

  ——源頭收集難。半月談記者在一些農村地區走訪發現,當地雖然開展了垃圾分類,但是實際效果往往並不理想,一些垃圾箱雖然對投放的垃圾進行了區分,但農藥瓶等有毒有害垃圾與其他垃圾混投混放的情況時有發生,加大了收集難度,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仍然有待提升。

  一些基層幹部表示,現在來看,村民主動參與垃圾整治的意識不強,“政府幹、百姓看”的現象依然存在,改變傳統習慣、形成環保意識需要一個過程。

  ——配套資金壓力大。遼寧多位地級市住建部門幹部反映,對于是否申請省裏垃圾處理的項目,心裏很矛盾。“不申請,就失去了得到資金的機會;申請,就需要自己配套,比例很高,反倒增加了壓力。”

  半月談記者從遼寧一地級市的農村垃圾處置項目預算上看到,全市計劃建設24個垃圾轉机站,8個垃圾填埋場,投資概算8052萬元,獲得擬支援資金為1970萬元,需要自己配套75%以上。

  ——運輸成本高。一些地方縣域面積較大,要將農藥包裝袋等廢棄物運送到有資質的處理單位,路程動輒上百公里,運輸成本每噸近萬元,這樣的成本對于工業企業來説可以接受,對于農業企業或農藥店來説就太高了,地方財政也沒有這項預算。

  破解難題須從源頭髮力

  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提出:“農藥生産企業、農藥經營者應當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責任主體明確了,但各地基層幹部認為這項法規缺少細則,難以落地、難以操作、難以實現,現在還沒有農藥經營者因為沒盡到回收義務而受到處罰。

  一些基層幹部表示,如今農藥廠到處都是,玻璃農藥瓶的型號不像啤酒瓶型號那樣一致,五花八門,不利于回收工作。同時農藥瓶回收也沒有從源頭上發力,農藥生産者和經營者的作用沒有很好發揮出來。

  黑龍江省嫩江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丁兆軍建議,加強農藥生産企業和經營商店的監管,嚴格執行銷售臺賬制度,鼓勵生産企業、經銷商按照銷售量回收同等數量的農藥廢棄包裝物,在源頭上控制農藥廢棄包裝物亂丟。

  此外,業內人士建議,提高廢棄農藥瓶的再利用率,只有在這方面有所突破,才能讓市場形成主動回收機制。(記者 鄒明仲 王建)

  來源:《半月談》2019年第23期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頭疼!小小農藥瓶,污染大問題-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536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