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丹江口畔,因水結緣
2019-12-11 20:23:5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12月11日電(記者李偉)丹江口水庫甘甜的漢江水,一路向北奔騰,給豫、冀、津、京等沿線受水區人民帶去甘泉,也牽起一段段因水而結的緣。

  千裏迢迢“扎根”庫區

  身體略顯單薄的張偉斌,早早穿上了羽絨服,他對秦巴山區的冬天仍然不適應。張偉斌是福建人,千裏迢迢,來湖北十堰從事污水治理工作,如今已有三年。

  “進水一級B,出水保持在地表水三類標準,日處理可達6萬噸。”在湖北泗河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凈化工程工廠,張偉斌介紹説,這裏對泗河流域下遊污水處理廠出水進行“再處理”,是污水處理後進入丹江口水庫的“守門員”。

  張偉斌來自深港環保,這是一家承擔污染治理設施建管運營為一體的高科技環保企業,通過採用“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滲”工藝,將泗河污水處理廠的尾水通過自流方式,導入人工快滲工程深度處理,經過二次凈化,確保入庫水質達到表水四類及以上標準。

  在工廠的出水口處,記者看到,一池金魚在水中遊來遊去,成為水質達標的一張活名片。

  “很多城市,污水處理出水標準達到一級B就行,但在十堰不行,因為這裏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對入庫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張偉斌告訴記者,這也是自己從東南沿海到秦巴山區工作三年的原因。

  在實時監測並上傳環保部門的出水監測平臺上,顯示著進出水的多項指標數據,一旦有不達標數據出現,環保部門就會接到報警。“項目建成以來,警報至今沒有響過。”張偉斌自信地説。

  拍下數萬張庫區難忘瞬間

  “每次出差到北京,坐下來品一杯茶,我就會想,沏茶之水應該來自丹江口庫區。”湖北丹江口市的一名宣傳幹事陳華平感慨。

  據北京市水務局監測數據顯示,5年來,北京累計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超過52億立方米,“南水”已佔北京主城區自來水供水量七成,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

  2004年以來,喜愛攝影的陳華平把鏡頭對準了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十幾年來,拍攝照片數萬張。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之際,他的十年觀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這裏開始》新聞作品也結集出版。

  陳華平是一個率真的人,熟悉他的人都了解他的性格。“我出書不為名利,只想把南水北調大移民記錄下來,為後世留下一點史料。”他説。

  在陳華平的通訊錄裏,有許多來自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地媒體同行的聯繫方式。許多北方同行要來丹江口庫區採訪,都會聯繫陳華平,讓他幫忙推薦有意思的採訪對象和故事。

  最近這段時間,陳華平跟著當地媒體採訪團一路向北,為受水區人民講述庫區的護水故事。在陳華平看來,見證並記錄國家工程,是難得機遇。

  以水為媒,千裏“結親戚”

  “我北京的朋友們都説我現在是一名地道鄖陽人。”在湖北十堰市鄖陽區挂職副區長的毛向春,來自北京市王府井地區建設管理辦公室,今年年初以來,他離開北京,一頭扎進了秦巴大山、丹江庫區。

  自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北京市各區跟湖北省十堰市各縣、市、區展開了一對一的對口協作,兩地互派挂職幹部147人,培訓黨政幹部和技術人才6000余人次。

  “北京來的幹部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新理念。”鄖陽區對口協作辦副主任曾甄告訴記者,毛向春利用多年從事商貿優勢,推動鄖陽農特産品來北京展銷,這也是鄖陽區農特産品第一次在北京“閃亮登場”。

  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有一座嶄新的幼兒園,設施齊全先進,令人印象深刻。鄖陽區教育局副局長劉強坦言,如今,區裏的教師每年都有半個月的時間,去北京的學校跟崗學習,這對孩子們來説,也許就多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以水為媒,千裏結緣。毛向春説,每次回到北京,他都就會跟身邊朋友普及節約用水的理念,“因為我知道,庫區人民為了這庫清水,有多不容易。”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33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