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成都醫藥健康産業緣何再次崛起?
2019-12-06 16:31:0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成都12月6日電 題:成都醫藥健康産業緣何再次崛起?

  新華社記者李力可

  “這個手機App投入運作後,投資者、高校、研究院等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可以跟蹤藥品在制藥廠進行到了哪個階段、售後需要什麼服務、産生的不良反應情況等。”已經在成都通德藥業工作8年的劉冬丹,這兩年有了新的職務,她成了通德藥業和海通藥業兩家制藥企業聯合行銷總部的産品總監。

  而在劉冬丹職務變化的背後,是這兩家成都制藥企業的變革。7月,這兩家企業共同成立平臺開始探索CMO(合同加工外包)業務。“現在已經有許多MAH(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和一流藥企主動來尋求合作。”成都通德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琳説。

  這一發生在位于成都溫江區的成都醫學城中的變化,在從業20余年的成都海通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淩洋看來,正是成都本土醫藥健康産業再次崛起的縮影。

  醫藥健康産業是目前世界各國爭奪最激烈、最重要的戰略制高點産業之一。2018年,成都醫藥健康産業規模超過了3000億元。史淩洋介紹,成都醫藥産業經歷了兩輪快速發展,第一輪是依靠西部中藥材資源而興的中醫藥企業快速發展;第二輪則是科倫、康弘等藥企轉型,其中科倫藥業成為傳統藥的龍頭企業。“而現在創新藥的發展帶來了第三次歷史機遇。”

  李曉琳介紹,她的企業由國企改制而來,落戶溫江已有20余年,各類傳統藥一直是企業的主力産品。“我們常年生産10多種國家基本用藥目錄藥品,但企業進一步發展不僅需要高品質的産品,還需要突破和創新。”

  同樣想走出“舒適區”的,還有史淩洋。“海通2018年營收1.57億元,可預見的3到5年間,20%的年復合增長率沒有問題。我們生産的肝素鈉注射液、縮宮素注射液都是國家基本用藥目錄的藥品。”

  “注射劑的企業生産風險較高,我們能查到全國有生産資質的企業約1000家。”隨著MAH制度的實施,CMO行業也將迎來快速增長,史淩洋與李曉琳一拍即合,雙方決定整合互補資源打造藥物CMO綜合服務平臺。

  “CMO平臺刺激了我們對人才和創新的需求,目前平臺專業技術人員佔比超過了60%,有2個院士創新工作站,5條生産線可滿足小容量注射劑、凍幹粉劑、片劑等多種劑型和化學合成原料藥、中藥提取的生産委託。”李曉琳説。

  “中西部地區成本優勢明顯,成都還有眾多醫學院,倣制藥、創新藥研發生産有産業基礎。”史淩洋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規劃總面積35.57平方公里的成都醫學城,已有醫學、醫藥、醫療類企業199家,聚集了藥明康得、科倫、海思科、百裕等生物制藥龍頭企業。2018年,成都醫學城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409億元,同比增長12.7%,規上生物醫藥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6.9%。

  “百利藥業在美國西雅圖成立了研發中心,現有一種腫瘤治療雙特異性抗體已在國內成功申報臨床試驗。而從項目立項開始我們就獲得了溫江區的各種支援,項目專有聯絡員跟進整個項目進展,向企業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援和指導,我們感覺在整個項目上的營商環境已與沿海水準相當。”百利藥業的品質負責人于海兵介紹,該企業新投資了1.8億元建設符合FDA要求的生物抗體臨床及商業生産基地,用于生物抗體藥物的臨床樣品生産及未來商業化生産。

  “我們要求幹部學産業、懂産業、精産業,能與科學家對話,能了解企業需求。”成都醫學城管委會副主任張荔介紹,溫江區細化了政商交往中的“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和“懲戒清單”,並出臺了營商環境建設任務清單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計劃,為企業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現在,我們在全國各地洽談的CMO業務不斷,我們希望用好品質和成本優勢,加速藥品的研發創新過程,讓企業得到快速的轉型發展。”史淩洋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53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