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貴州黔南:于細微處回應群眾呼聲 解決群眾“操心煩心揪心事”
2019-10-31 13:26:4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10月31日電 題:貴州黔南:于細微處回應群眾呼聲 解決群眾“操心煩心揪心事”

  新華社記者齊健

  “今後我們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貧困群眾可以不交物管費,用社區物管部管理商住樓的利潤反哺貧困戶。”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思源社區,黨支部書記蒙新和正醞釀一個“大動作”,而啟發他的,是“學習強國”今年7月刊登的北京首現“職業經理人”物管模式的報道。

  思源社區已入住636戶2520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思源”這個名字正是群眾投票選出來的。

  29日下午5點,幾十個小學生陸續放學,來到了社區辦公樓,前往三層閱覽室。在閱覽室,都勻市十三小學二年級一班的彭興寶拿出作業本,寫了一會兒,“小黑甲”指出了一處錯誤。

  “穿‘小黑甲’的都是‘四點半課堂’的社工。”蒙新和介紹説,因為新社區財力有限,在都勻市民政局支援下,聯眾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派遣24名黔南師范學院的大四實習學生來,擔起課外輔導老師的角色。

  對71歲的何道群來説,孫子彭興寶沒讓她省心。彭興寶的父親殘疾,母親有智力障礙。何道群跟老伴要種田,沒時間也沒精力管孩子。

  “上個月彭興寶放學後在小區裏瘋跑,結果摔跤劃破了額頭,我馬上開小轎車,跟社區主任顧余萍送他去救治,後來又轉到大醫院縫了美容針,醫藥費還是顧主任墊付的。”蒙新和回憶説。

  正是這件事的觸動,加上入戶搜集群眾意見,使蒙新和下決心建“四點半課堂”,以及想各種辦法減輕群眾負擔。

  在黔南州都勻市等地,像思源社區“四點半課堂”這樣于細微處回應群眾呼聲,在主題教育中解決群眾“操心煩心揪心事”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少新問題剛露苗頭就消弭,一批幾十年“司空見慣”的老問題得到妥善處置。

  羅康柳一家來都勻13年,靠賣家禽謀生,兩個孩子都考上大學。前一陣她聽説佔道經營的攤點要被取締,擔心得晚上睡不著。

  羅康柳沒想到,如今她的攤點在佔地1400平方米的“173臨時農貿市場”裏,再不用忍受風吹日曬,也不用擔心排污,將來還要搬進永久市場。

  “‘173片區’有近3萬戶居民,兩個馬路市場佔道經營,群眾意見是比較大,可因為要買菜吃飯,也有人支援擺攤的,過去整治清理沒多久就死灰複燃。”紡織廠退休職工陳金蓮説。

  “28天幹成了十幾年沒幹成的事。”都勻市釣魚臺社區黨委書記扈波説,為了順利搬遷,都勻市綜合執法局、社區等多家單位聯合起來,提前給居民和商戶做了知曉和動員;為了快速推進,光分管市長現場辦公就不下5次,最終在兩個馬路市場中間折中選址建新市場。

  曾在綜合執法局工作過的都勻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躍兵説:“光要面子不要肚子肯定不行,這次173馬路市場問題能解決好,一是政府在民生問題上加大投入,二是得益于居民和商戶等多方面的呼聲平衡得好。”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黔南州要求各地各部門一面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面主動作為,力爭“想在群眾前面,滿足群眾需求”。

  為優化教育資源布局,位于都勻市中心的第三中學今年新學期搬遷到新校區,可老校區的學生過去是就近入學的。

  據都勻市道路交通運輸管理局局長肖翔介紹,新校區附近有17條公交線路180多臺車,按理説能滿足學生出行,但考慮到不少學生乘車不能直達,早晚高峰時段換乘很不方便,運管部門和學校提前摸底,按照家庭住址定向設計了3條公交專線,在上學放學時新增12輛公交車。

  “這幾條公交專線,公交公司完全沒利潤,同時還改動公交車站靠近校門口、新建港灣式公交站臺,確保3800多名在校生安全便利出行。”肖翔説。

  都勻三中初三(四)班的吳昀潔説,她7月份知道學校要搬遷,看了家門口的幾趟公交車都不到新校區,心裏本來很慌,沒想到開學後坐上公交專線,早上到學校只要十多分鐘。

  “新校區面積是過去的三倍,解決了這兩年學生出行的後顧之憂,將來學校一定有更好的發展。”都勻三中政教處副主任楊玉梅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吳咏玲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挪威:絢爛北極光
挪威:絢爛北極光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走近第二屆進博會首件進館展品
走近第二屆進博會首件進館展品
水墨南迦巴瓦峰
水墨南迦巴瓦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17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