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2019-09-19 19:55:5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林暉、史競男、白陽

  70年奮進歲月,見證不變初心;

  70年風雨同行,留下光輝足跡。

  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人民政協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奮進,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在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寫下壯麗篇章。

  輝煌歷史催人奮進——人民政協植根于中國歷史文化,産生于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鬥爭,發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新華全媒頭條)(1)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1949年9月21日,新中國成立前夕。600多位來自全國各方面的代表懷著對光明未來和美好制度的無限憧憬,衝破重重阻撓齊集北平,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經歷了漫漫長夜,經歷了無數先輩前赴後繼、上下求索,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

  毛澤東在大會開幕詞中指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耄耋之年的臺盟中央原副主席田富達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回憶起當時的會議盛況,他仍然激動不已:“中南海懷仁堂裏,穿長袍的、穿西裝的、穿軍裝的、穿中山裝的……説漢語的、説英語的、説客家話的、説蒙語的、説藏語的……大家的掌聲持續不斷。我的手掌都拍紅了,回到住處才感覺很痛。”

  這次彪炳史冊的重要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決定了新中國的國都、國旗、國歌、紀年。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由此確立,開啟了人民政協與共和國風雨同路、攜手前進的70年。

(新華全媒頭條)(2)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1954年12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閉幕(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 齊觀山 攝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後,人民政協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進新中國各項建設貢獻了力量。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人民政協與共和國一起邁進了新時期。

  在北京太平橋大街的中國政協文史館,一處“五老火鍋宴”的場景,還原了人民政協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1979年1月,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內,火鍋熱氣騰騰。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鄧小平與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古耕虞和周叔弢等五位工商界人士圍坐一桌,就工商業者在現代化建設中應該如何發揮作用展開深入討論。

  紅紅的爐火,不僅溫暖了工商業者的心,也開啟了國家從政策層面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序幕。

  歷史不會忘記,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就人民政協的共同政治基礎、中國共産黨對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領導、人民政協的性質和任務及工作方針提出一係列獨創性的重要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新時期人民政協的性質和任務,確立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推動人民政協性質和作用載入憲法。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將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為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通過修改憲法明確這一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的性質、主題、職能。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頒發《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為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制度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闡明瞭人民政協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實踐要求,科學回答了一係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是指引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70年來,人民政協深深植根于黨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融匯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不斷煥發著蓬勃生機活力。

  協商民主迸發活力——人民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不斷提高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式化水準

  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獨特設計,是實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平臺。如何進一步發揚民主、聽取民聲、匯聚民智,人民政協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2013年10月22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匯再次出現在人民政協歷史上——雙周協商座談會。

  熟悉,是因為早在上世紀50年代,人民政協組織、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就開始召開雙周座談會,重點是學習;陌生,是因為這種形式一度中斷了近半個世紀,同時增加了協商內涵。

  當天,十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如何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保持經濟發展良好勢頭議政建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場聽取意見、互動交流、宣傳政策、回應關切。

(新華全媒頭條)(5)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2017年11月14日,全國政協委員杜麗群(右二)在廣西百色市田陽縣坡洪鎮新洞村向當地婦女了解農村醫療保障情況。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從這天開始,人民政協增加了這樣一個新的協商議政平臺。每年約20次的雙周協商座談會聚焦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話題,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坦誠交流、廣泛協商,推動解決了一係列重大問題,成為人民政協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

  以政協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雙周協商座談會、網絡議政遠端協商活動、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為常態……人們看到,人民政協協商議政新格局更加完善。

  僅2018年,全國政協就召開1次全體會議、2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2次專題協商會、1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2次網絡議政遠端協商會、1次網絡討論會、18次對口協商會、4次提案辦理協商會,進一步形成常態化、多層次、各方面有序參與的協商議政格局。

  政協不是權力機關,參政不行政、建言不決策、監督不強制,主要通過協商發揮作用。這種作用不是靠説了算,而是靠説得對!

  2019年5月24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召開“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人民政協近40年的“大運河情結”,再次得到傳承和深化——

  從1981年茅以新委員提出第一份關于大運河的提案至今,尤其是2005年十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以來的14年間,歷屆政協委員扭住“大運河”這個題目不放,建睿智之言、謀務實之策,為大運河申遺、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了貢獻。

(新華全媒頭條)(3)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2017年7月20日,一艘貨船經過京杭大運河拱宸橋。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新華全媒頭條)(4)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市民在河北故城縣京杭大運河畔休閒納涼(2017年8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建立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統一協調機制”“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政協委員的若幹意見建議都被有關部門吸納。2019年初,全國政協又把“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列入年度協商計劃,組織調研組深入大運河沿線8省市40多個市區縣、50余處大運河遺址、40多個古鎮與文化遺産項目實地調研,進一步貢獻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政協力量”。

  又何止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7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裏、人民政協的工作就跟進到哪裏,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交流中完善建議,在共商中集思廣益,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三峽工程到取消農業稅,從設立教師節到高考日期提前,從大氣污染治理到脫貧攻堅戰,一係列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産生重要影響的政策出臺背後,都凝結著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中長期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高校“雙一流”建設、完善公立醫院運作新機制、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完善養老服務體係、推動全民健身……這些飽含赤誠之情的調研協商主題背後,正是人民政協情係民生、履職為民的生動體現。

  “人民政協為人民。”70年來,人民政協始終把“人民”二字銘刻心間,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協助黨和政府破解民生難題,增進人民福祉。

  匯聚力量共襄偉業——新時代的人民政協肩負新使命,切實把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的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當前,我國正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目標越偉大,任務越艱巨,就越需要凝聚人心和共識、匯聚智慧和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人民政協切實擔負起把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的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闊步踏上新的歷史征程。

  新時代的人民政協,共識更加凝聚——

(新華全媒頭條)(6)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2019年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2018年,新一屆政協委員們同上“第一堂大課”引人關注:全國政協係統集中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研討活動,著力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實現了全國和地方各級政協委員參與全覆蓋。

  與此同時,政協常委會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召開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專門研究自身建設的會議。

  緊盯時代之問、實踐所需,深入總結70年寶貴歷史經驗,加強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

  面對新方位新使命,人民政協把學習作為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有效途徑,在履職實踐中提高思想政治水準,使建言資政更加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資之有效。

  新時代的人民政協,工作更加創新——

  一次“群聊”引起了近500位政協委員的熱議,一個主題收獲了近千條務實建議,是什麼“群”有這麼大的吸引力、有這麼高的參與度?

  答案,正是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發起的“做好今年工作,委員有話説”主題討論。

  2018年8月,全國政協開設的這個平臺,成為本屆政協開拓協商民主渠道和平臺的重要舉措。

  “移動履職平臺等互聯網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使政協委員議政建言、凝心聚力打破了物理區隔、時空界限,實現了‘面對面’‘鍵對鍵’‘點對點’無縫連結,履職的深度廣度明顯提升。”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吉林省委主委孔令智對此深有感觸。

  第一次召開全國政協係統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第一次開通移動履職平臺,第一次開展網絡議政遠端協商,第一次組織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團……

  這些史無前例的“第一次”,正不斷翻開人民政協新的一頁。十三屆全國政協以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不斷研究探索開展人民政協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推動政協工作從注重“做了什麼”“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麼效果”轉變。

(新華全媒頭條)(8)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2019年3月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時代的人民政協,步履更加堅定——

  2018年12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新形勢下的經濟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如何科學認識當前經濟形勢、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的判斷上來?

  不久,全國政協辦公廳制作的第一期“委員講堂”節目正式亮相,主講人楊偉民委員所講的題目正是——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委員講堂”這一全新的履職平臺,使政協委員進一步擴展了深入解讀國家方針政策、積極回應百姓關切的舞臺,更好發揮解疑釋惑、凝聚共識的重要作用。

  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人民政協作為國家治理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正不斷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品質,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薄力量。

(新華全媒頭條)(7)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

  2019年3月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是中國人民一代接著一代幹出來的,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也凝結著一屆又一屆政協委員的不懈奮鬥。

  “當前人民政協事業正處于新的歷史起點,政協委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胡衛説,政協委員既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也要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心繫國事、情牽民生,交上一份令人民滿意的“委員答卷”。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政協的舞臺更加寬廣、責任更加重大。創造了輝煌歷史的人民政協,也必定能匯聚起共襄偉業的強大力量,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和衷共濟 共襄偉業——寫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01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