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村支書張延剛的“三怕”“三不怕”
2019-09-06 16:49: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安9月6日電 村支書張延剛的“三怕”“三不怕”

  新華社記者沈虹冰、張斌

  “蘋果一熟,俺這心裏就高興了!”接過妻子遞過來的饃,張延剛熟練地掰開,就著自制的辣子,美美地咬上一口,黢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

  再過一陣,陜西省宜川縣雲岩鎮辛戶村,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偏僻小山村,一片寧靜將被打破,收購蘋果的客商將紛至遝來。這是50歲的村支書張延剛一年中最忙也是最快樂的季節。

  一排排特色小樓依次排開,一片片果園枝頭累累。30年前,這裏卻是一番荒涼景象。

  “那時大車上不了垣,小車進不了村,靠天種莊稼、吃水靠驢馱,家家戶戶點著煤油燈,世世代代住在土窯洞。”張延剛説,“年每人平均收入不到300元,全村貧困人口一度佔到80%。”

  因為貧窮,張延剛高中一畢業就去縣城打工了。20歲那年,這個頭腦靈活、勤快肯幹的後生帶領村裏年輕人,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工程隊,一年下來賺了不少錢。

  “將來有啥打算?”駐村幫扶幹部、高中班主任謝志勇找到了他,“你看村上現在連個村部都沒有,多年沒有發展一個黨員,你是個有為青年,是不是出來擔當帶個頭?”

  “我猶豫過,但入黨申請書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讓我牢記黨員必須為集體擔當!”張延剛説。

  30年來,三個“怕”和“不怕”貫穿了張延剛的村幹部生涯。

  不怕苦,就怕政策落不實。

  上任後,第一次群眾大會上,張延剛向鄉親們承諾辦三件事:解決吃水、照明和修路。件件都是老百姓心頭的大事,也都是棘手的事。

  開完會第二天,張延剛就從家裏拿出了7400元,去城裏買設備。村裏男女老少也都不閒著,年輕力壯的下溝裏拉石頭,年長一些的建池子、修管子,最後只用了6天時間,就把廢棄的引水設施修好了,嘩啦啦的自來水進村入戶。

  更加棘手是照明工程。因為缺乏建設資金,張延剛一個人去縣裏找老區辦領導,一堵就是一天。看見這個年輕後生為民辦事的執著勁兒,縣裏撥下來5萬元。

  “這拉電連工帶料5萬元肯定不夠。”為了省錢,張延剛搭車跑到300多公里外的西安去買材料,“當時縣城一卷電線80元,在西安批發一卷只要30元。咱能省一點,群眾就少交點。”

  “村幹部上陣就是個技術工。”為了省工費,張延剛帶頭,將108根電線桿一根根扛上垣。接著,通村的10公里馬路也在大傢夥一鏟一鍬中修了出來……

  不怕得罪人,只怕群眾富得慢。

  “村裏窮,根結在于沒有啥像樣的産業。”經過多方考察,張延剛與村委會一班人決定,發展蘋果産業。

  黃土高原是蘋果的優生區。可上世紀90年代初,對于種慣了小麥玉米和雜糧的辛戶村人,這可是新鮮事,一時難以接受。

  “支援的人幾乎沒有,樹苗送到門前也沒人種。”張延剛説,他索性把村裏200畝土地流轉起來,先做示范。為了打消群眾疑慮,張延剛一邊組織村民外出參觀,一邊邀請果樹專家來村講課,還挨家挨戶給群眾算賬:糧食一斤4毛錢,蘋果一斤2毛錢,一畝蘋果按産量7000斤算,種一年蘋果收入就頂過去種十多年的糧。

  終于,有18戶村民被打動,拿著樹苗種到了地裏。

  “到1997年,一畝蘋果就能收入2200多元,村民一算,收益確實是種糧的十倍。”張延剛説,村裏人開始搶著種蘋果了。為了擴大種植面積,張延剛還掏了13.5萬元買回兩臺推土機,平整村裏的土地,每年新增種植面積三四百畝。

  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産量穩步增長,卻賣不上價。張延剛一打聽才發現,早前果樹種植太密,影響了品質。為了改良,他又拿起鋸,將自家果園每畝從55株伐減到14株。

  “間伐後,優果率由間伐前的60%提高到了92%,價格上去了,産值更好了。”張延剛説,這回村民都跟著動了起來。辛戶村的蘋果開始形成品牌,陸續進入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及東南亞國家高端市場。

  不怕奉獻,就怕小康路上落下人。

  “脫貧攻堅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人,我覺得肩上的責任很重。” 張延剛説,“帶領群眾致富,除了不怕得罪人、不怕風險,還要有超前的思想,要懂市場,會調研。”

  2016年,宜川多地冰雹災害天氣頻繁發生。為此,縣上出臺了補貼政策,下達了防雹網搭建任務,但很多群眾心存憂慮,害怕搭了棚子拿不到補貼。為此,張延剛以個人名義貸款60萬元,給群眾買了網子。當年,辛戶村就搭起了1600畝防雹網,使蘋果免遭天災。

  看著同時期做工程的夥伴如今“腰纏萬貫”,張延剛説自己從不後悔。“我一個人富了有啥意思?入黨誓詞裏有‘犧牲’兩個字,新時代的村幹部,就是要不怕奉獻,為群眾的利益犧牲個人利益。”

  今天的辛戶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已經突破3萬元,近一半群眾住進了“小別墅”,不少村民還在縣城購買了商品房,幾乎家家都有小轎車,村裏還辦起了敬老院。      “‘怕’是因為身上有責任,‘不怕’是有黨和群眾做依靠。”張延剛深情地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秋風起 湖蟹肥
秋風起 湖蟹肥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在即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在即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496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