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第四個“中華慈善日”:慈善共創美好生活
2019-09-05 18:35:0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上海9月5日電 題:第四個“中華慈善日”:慈善共創美好生活

  新華社記者

  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9月5日是第四個“中華慈善日”,今年慈善日的主題是“慈善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共創美好生活”。記者在各地採訪發現,隨着社會公眾慈善觀念逐步提高,慈善事業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全社會慈善氛圍也越來越濃。

  關愛困難群眾 慈善事業融入日常

  秋天帶來收穫的喜悅,也帶來無限的善意和愛意。近期,全國多地開展“中華慈善日”主題活動,展示社會公眾對慈善事業的熱情。

  在上海,“保護關愛困境兒童”系列活動5日啟動,“中華慈善楷模”楊德廣等人在活動現場與17個品學兼優困境兒童的家庭結對幫扶,幫助困難家庭父母履行監護職責。當天,上海“關愛困境兒童專項基金”和“關愛困境兒童慈善信託項目”同時設立,將分別為困境兒童提供學業資助和優秀獎勵。

  在湖南永州,志願者們帶着大米、月餅、棉被等物資來到黃泥橋社區、冷水灘區福利院等地,挨家挨戶慰問貧困戶,摸排走訪困難人士,把愛心物資送到他們手中。

  “遭遇了無情病魔,卻讓我看到人間有愛。”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主題捐獻活動上,來自什剎海街道的護工丁玉琴講述了自己從受助到助人的故事。

  2011年,丁玉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這讓她的生活陷入絕境。街道各部門以及街道住戶累計為她捐款7萬元,不僅讓丁玉琴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也賦予她同病魔鬥爭的勇氣和信心。如今,丁玉琴已重返工作崗位,並在今年社區換屆選舉中成功當選西巷社區副主任。“我要繼續發揮餘熱,盡自己所能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將這份愛心傳遞出去。”她説。

  脫貧攻堅 慈善助力

  當前,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

  “在慈善總會的幫扶下,我們村已順利實現整村脫貧。”在重慶市雲陽縣龍洞鎮朝陽村,村民代表張達安説,重慶市慈善總會近三年共計協調解決幫扶資金532.83萬元,幫扶該村發展2000畝核桃産業和蔥花基地,解決3個組570餘人的飲水問題和200餘人出行難問題。

  重慶市慈善總會劉光磊會長説,僅在2018年至2019年6月,重慶市慈善總會用於産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的支出就達7.1億元,佔同期總支出的90%。

  慈善事業是政府扶貧工作的補充力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已成為各地慈善事業最主要的任務。

  在甘肅白銀平川區,“中華慈善日”當天,平川區慈善會的工作人員向當地群眾發放助力脫貧攻堅慈善募捐倡議書。平川區慈善會副會長賀廷志介紹,平川區慈善會已發起“情暖平川——助力脫貧攻堅”公益項目,發動社會愛心人士積極捐款,愛心人士捐贈一元錢,甘肅省慈善總會配捐一元錢。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當前脫貧攻堅戰中的“痼疾”。廣東省慈善總會連續10年開展“大愛救心”項目,救治低保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擦亮醫療救助項目品牌。

  全民參與 慈善事業不斷成長

  慈善的力量同樣體現在能解決群眾的日常小事。5日上午,記者來到瀋陽市三八南社區,幾位老人正坐在新安裝的長椅上嘮家常。

  幾天前,21把暖心長椅被安裝在三八南社區,這是瀋陽市慈善總會與愛心企業合作開展的暖心長椅項目。瀋陽市慈善總會會長李林畔説:“多為老百姓做實惠事,就每天都是慈善日”。

  隨着慈善事業不斷推進,如何搭建全社會層面的慈善參與機制,實現科學慈善也成為各方面關心的問題和探索的方向。

  移動互聯網時代,慈善事業順應潮流,積極探索線上線下互動。通過“科技+文化”與公益連接效果可觀。在過去幾年,由騰訊聯合數百家公益組織、企業、機構發起的“99公益日”捐款人次從最初的205萬增長到2800萬。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説,互聯網&&公益有利於個人實現社會價值與認同,獲得精神上的昇華。

  “新時代賦予慈善工作新的使命和更高要求。”昆明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楊開勇説,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牢固樹立崇尚慈善、依法慈善、規範慈善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慈善為民理念,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和群眾關切,不斷開拓創新,為促進慈善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記者:楊有宗、吳振東、邰思聰、謝櫻、李雄鷹、李錚、於也童、程楠、伍鯤鵬、林碧鋒)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第四個“中華慈善日”:慈善共創美好生活-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496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