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內蒙古:免費種大棚 脫貧有奔頭
2019-07-22 15:39:0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2日電(記者柴海亮、劉懿德)天剛亮,唐瑞霞已經在蔬菜大棚裏忙碌起來。兩棚黃瓜剛剛開花,她像照顧孩子似的每天都“泡”在這裏,精心侍弄……隨著太陽升起,大棚裏越來越悶熱,唐瑞霞臉上的汗珠不時掉落在地上。“種大棚讓我脫了貧,日子有了希望,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唐瑞霞抹了把汗笑著説。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光彩事業社會扶貧産業園裏,一個一個溫室大棚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它就是貧困戶眼中的“金山銀山”。

  負責産業園運營的內蒙古鮮農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敏告訴記者,2016年以來,園區陸續給12戶貧困戶每戶提供一個面積1.7畝的溫室大棚,租金由政府補貼9000元、企業減免9000元,貧困戶免費種植兩年,企業還提供種、産、銷和技術指導一條龍服務。截至目前,這些貧困戶不僅全部脫貧,有的貧困戶還買下了大棚,大多數貧困戶從種一個大棚發展到種兩個大棚。

  47歲的臨河區城關鎮貧困戶唐瑞霞,就是在兩年免費種植期滿後,花8萬元買下了一個大棚,因為是貧困戶,享受了2萬元的優惠。

  “有了這個棚,我的生活就像有了可依靠的大山。”唐瑞霞説,“種一個棚,一年的純收入少則三五萬元,多則上10萬元,經濟效益是種地的10倍以上。”

  與現在積極樂觀的心態不同,唐瑞霞曾一度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前幾年她的丈夫患病去世,欠下幾十萬元外債,兒子又在上大學。2016年,唐瑞霞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係列産業扶貧政策讓她重拾生活希望。

  臨河區副區長藺曉東説,為了讓貧困戶精準脫貧、穩定脫貧,政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採取了多種産業扶貧項目,種植溫室大棚只是脫貧效果凸顯的項目之一。

  與唐瑞霞一樣通過種大棚脫貧的還有48歲的范紅娣。今年初,范紅娣買下一個大棚,又承包了一個大棚。

  “種一個是種,種兩個也是種,只要不怕吃苦,日子就會越來越好!”范紅娣幾乎每天都吃住在蔬菜大棚裏,即使是春節,她依舊在大棚裏忙碌。“種了兩年大棚,純收入6萬多元,我不僅脫了貧,學到技術,關鍵是我重新有了對生活的信心!”

  幾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欠了不少債,又要拉扯兩個孩子,范紅娣四處打工奔忙,辛苦勞累一年又一年,生活一直未有太大起色。

  “現在,我也是半個黃瓜種植專家了,一些病蟲害我自己都會處理。”范紅娣驕傲地對記者説。

  臨河區扶貧辦主任徐創軍説,通過蔬菜大棚産業扶貧項目,既讓貧困戶脫貧,又讓他們掌握種植技術,通過後續承包或購棚經營,實現了脫貧産業的可持續性、脫貧效果的穩定性。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海派建築 讀懂上海歷史
走進海派建築 讀懂上海歷史
廣西欽州:學芭蕾 度暑假
廣西欽州:學芭蕾 度暑假
暢潛蔚藍
暢潛蔚藍
電子消費博覽會上體驗未來智慧生活
電子消費博覽會上體驗未來智慧生活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60121020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