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彩雲之南”: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
2019-07-22 15:35:0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昆明7月22日電 題:“彩雲之南”: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

  新華社記者陳永強、字強、張東強

  近年來,雲南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蓄勢綠色崛起。從守護青山綠水到打造綠色經濟,再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一幅絢麗多彩的新畫卷在雲嶺大地徐徐展開。

  攻堅:守護碧水藍天

  森林覆蓋率僅22%、岩溶范圍佔國土面積93.5%、石漠化區域佔國土面積54.4%……這是2011年昆明市東川區的“生態數據”。多年的伐薪煉銅和毀林開荒,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上世紀90年代,只要下雨,經常發生泥石流。”東川人回憶。

  痛定思痛,走向重生:荒山造林24.6萬畝,退耕還林20.4萬畝,對91.05公里河道分段治理和綠化……這些年,通過治山治水、增綠增富,東川一改“窮山惡水”面貌。

  這是雲南矢志追求天藍、水清、地綠的縮影。

  經過係統治理,雲南9大高原湖泊水質總體穩定,局部向好。其中,去年滇池全湖水質達到Ⅳ類,為30余年來最好;洱海水質有7個月達到Ⅱ類;瀘沽湖、撫仙湖保持I類。

  2018年,雲南省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98.9%。森林覆蓋率達60.3%,位于全國前列。

  記者在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見到,家家戶戶都接入截污管網,把生活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村頭巷尾擺放著垃圾箱,村民們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由垃圾清運車收集運走。村民何利成説:“把污水和垃圾處理好,才不會污染洱海。衛生環境變好後,遊客越來越多。”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楊春明説,雲南省已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守護好青山綠水、藍天沃土。

  調整:構建“綠色”體係

  望著挂滿枝頭的芒果,46歲的吳潮順滿臉笑容,這些金果果,即將走出大山,遠銷海內外。

  然而,過去這裏曾是一座座“大黑山”,吳潮順也是當年雲南華坪縣小有名氣的“煤老板”。

  華坪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長期以來,“一煤獨大”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華坪縣關停煤礦,改種芒果,全縣芒果種植面積超30萬畝,年産值逾10億元。

  由“黑”變“綠”,是華坪經濟結構成功調整的“良方”。

  近年來,雲南在加快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上下“硬功夫”,提出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並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後發趕超的新引擎。

  雲南新增電解鋁産能266萬噸;昆明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産業集群初步形成;雲茶、雲咖、雲花等特色農産品受到追捧……雲南綠色發展勢頭強勁。

  按照“以應用試驗換産業,以市場換産業”的思路,雲南在旅遊、政務、水電等多領域布局數字經濟。

  今年以來,雲南與以色列簽訂合作協議,致力于將雲南打造為中國領先的區塊鏈技術應用省份。近期,又與泰國在網絡通信、智慧交通、智慧旅遊等領域完成項目簽約。

  “到2020年,能源産業將完成增加值1400億元以上。”雲南省能源局總工程師李勤説,雲南經濟結構正逐漸優化。

  營造:人與自然相融

  炫目大紅唇、仰天小鼻孔、尖形黑冠毛……人見人愛的滇金絲猴,白馬雪山是它們的家園。

  由于遭受獵殺,棲息地被破壞,20世紀80年代,滇金絲猴數量銳減。2000年以來,雲南投入巨資開展保護工作,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實現穩定增長。

  今年7月,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多家公益組織、科研和民間機構推動建立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重點開展提升猴群巡護管理、棲息地保護與恢復、友好社區發展與共建等工作。“希望構建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全面提升保護能力,為中國旗艦物種的保護積累經驗和樹立典范。”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説。

  在西雙版納,為保護熱帶雨林,給野象等野生動物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近年來增劃了超過100萬畝的自然保護區。

  在普洱,當地政府專門為亞洲象開設了“大象食堂”,在野象活動頻繁的區域規劃了近4000畝食物源基地,緩解了“人象衝突”。

  監測顯示,在過去20多年裏,野象在雲南的活動范圍從過去的3個縣、14個鄉鎮擴大到8個縣、26個鄉鎮。目前有300頭左右亞洲象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的原始森林里長期活動。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新圖景,為“彩雲之南”增添新魅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海派建築 讀懂上海歷史
走進海派建築 讀懂上海歷史
廣西欽州:學芭蕾 度暑假
廣西欽州:學芭蕾 度暑假
暢潛蔚藍
暢潛蔚藍
電子消費博覽會上體驗未來智慧生活
電子消費博覽會上體驗未來智慧生活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60121020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