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垃圾分類”成為全民話題 社會習慣該如何養成
2019-07-02 09:07:4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如果要在最近的輿論場上,評選出既熱門又持久的“全民話題”,“垃圾分類”無疑是其中之一。自從6月上旬,上海市開始為正式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規定”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展開全方位的準備工作開始,互聯網上關于垃圾分類問題的討論便不絕于耳。對此,有人大力支援,也有人審慎遲疑,還有人抱著調侃的心態編起了段子。但無論如何,垃圾分類這個人們並不陌生卻又一直未能充分貫徹落實的概念,終于再度站上了公眾觀念更疊進程的“C位”,使得早已習慣了原有扔垃圾方式的人們,不得不認真審視新習慣的養成問題。

  盡管這次的“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規定”,實施范圍僅限于上海一城。但是,根據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在2017年3月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全國46個重要城市,都將在2020年前後“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正因如此,這一話題才衝出了上海,引發了全國范圍的討論。垃圾分類聽起來事小,卻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一旦涉及到公眾的切身利益,再細碎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觀察大眾對垃圾分類問題的討論,不難發現,支援新政的主要立足點在于:對國家的環境保護事業而言,垃圾分類是一項必須推進的工作。良好的垃圾分類,既有利于資源的迴圈利用,也有利于城市的人居環境,如果成功推行,所有人都將是受益者。而反對的聲音則認為:如此嚴格的規章制度突然降臨,難免給公眾帶來顯著的不便,違規者與監管者之間的衝突將會經常出現,社會很可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才能維持新規的有效性,因此,這未必是很好的方法。

  這兩種觀點看似是矛盾、對立的雙方,但在邏輯上卻有著一定的內在同一性。兩方觀點的持有者其實都認可同一件事:那就是垃圾分類確實有好處、有價值、有必要,只不過對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方法有不同的意見。既然雙方有著共同的追求,就意味著社會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已經具備了共識,盡管存在不同的觀點,不論這些觀點如何此消彼長,公眾的觀念都會逐步向更好落實垃圾分類工作的方向靠攏,而這正是最終實現嚴格、有序的垃圾分類的必要條件。

  事實上,輿論對垃圾分類新政的爭議,反映出的是人們對公眾習慣養成路徑的不同認識。有人認為,想要塑造出更新、更好的公眾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外部注入一股足夠強大的強制力,而政府的嚴格規定與配套獎懲措施,正是這種強制力的最佳來源。借助這股強制力,人們不得不改變自己原有的壞習慣,逐漸適應新習慣,而一旦人們完成了這個適應過程,新的習慣便會形成,社會文明也就取得了進步。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與其通過強制力扭轉公眾的習慣,不如用潤物無聲的方式普及與新習慣對應的觀念,這種做法雖然見效更慢,卻可以降低新規的執行成本,減少習慣轉變過程中的社會衝突。

  這兩種看法,其實見仁見智,各有千秋。今天,上海市的嚴格方案,是對前一種觀點的實踐,但與此同時,其他計劃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城市,也可能會嘗試較為和緩的方案。不同地方的嘗試可能會取得不同的成果,但無論如何,這些嘗試都將對垃圾分類工作起到積極推進作用。而公眾在發表看法的同時,也不妨以自己的方式親身感受和參與這些實踐。最終,我們會找到一條最適合的路徑,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的升級與轉型。(楊鑫宇)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仲夏梯田景如畫
仲夏梯田景如畫
科學家的“七一”
科學家的“七一”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精品巡演啟動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精品巡演啟動
河北灤州:荒山變身富農生態園
河北灤州:荒山變身富農生態園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69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