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國70年世界貢獻的歷史邏輯
2019-06-27 11:13:0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國70年世界貢獻的歷史邏輯

  2017年3月5日,在約旦扎塔裏難民營,敘利亞難民從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倉庫中領取中國政府援助的食品。 新華社發(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攝)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國70年世界貢獻的歷史邏輯

  新華社記者杜靜 劉麗娜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新華社將從5月起至9月,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策劃報道”,每月月底圍繞一個主題,策劃播發一組專題報道。今天推出第二組“特別策劃報道”,主題是“世界貢獻”,歡迎採用。

  “中國重新定義了‘發展’。”談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歷程,年近九旬的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知名學者梅龍·梅齊尼這樣告訴新華社記者。

  70載,國際社會見證了中國滄海桑田的巨變。一個佔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古老國家,從積貧積弱的狀況起步,經過70年發展,逐漸創造出人類歷史上的發展奇跡,並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的關鍵力量。

  “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越發展,越能為世界作貢獻,這一樸素的邏輯關係,在廣袤的歷史時空中越發清晰顯現,並得到越來越多國際有識之士的認同。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4)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國70年世界貢獻的歷史邏輯

  這是庫布其沙漠中利用黃河分淩減災的水進行沙漠生態修復形成的沙漠濕地景色(2018年6月9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對世界而言就是貢獻”

  2005年4月7日,全球扶貧史上一個具有標誌性的日子。世界糧食計劃署向中國提供的最後一批小麥運抵深圳港,中國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糧食受援國身份由此畫上句號。

  如今,中國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接近世界20%的人口,並成為世糧署的重要捐贈國之一。解決如此多人口的溫飽問題,本身就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中國幾十年發展的全球貢獻首先可以從物質上感知。

  70年前,中國一年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僅相當于近年來一天的産值。中國GDP的全球佔比4.5%,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僅35歲,文盲率超過80%……從幾個簡單數字,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時的物質基礎。

  7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經濟規模躍升至全球第二,全球佔比約15%。中國逐步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中國還有世界最長的高鐵線路、最多的新增路橋、最龐大的受過高等教育群體。中國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

  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5%,增長速度和持續時間都在全球范圍內名列前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達到約30%,成為強勁動力源。

  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每年上億人次的出境旅遊……中國為世界各國帶來巨大紅利。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麥肯錫咨詢公司去年底發布的《中國與世界:一個改變的經濟關係》報告説,過去幾十年來,中國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世界,中國經濟增長為全球帶來巨大機遇。

  “從各方面來看,中國的發展對中國本身,乃至全世界,都帶來巨大好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不久前在香格裏拉對話會上這樣説。

  “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對世界而言就是貢獻。”今年4月會見“元老會”代表團時,習近平主席把道理講得非常透徹。

   1 2 3 下一頁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國70年世界貢獻的歷史邏輯-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467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