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為高原藏區留下“不走”的醫療隊——北京第三批醫療援青幹部劉雲軍紀實
2019-06-26 17:36:3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寧6月26日電 題:為高原藏區留下“不走”的醫療隊——北京第三批醫療援青幹部劉雲軍紀實

  新華社記者王大千、王艷

  遼闊的青海巴塘草原,五彩經幡隨風飄揚,藏族群眾手捧哈達,迎接最熟悉的客人——北京組團式援青醫療專家每月一次的常規巡診。

  走在前面的是來自北京市西城區廣外醫院、現任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院長的劉雲軍。三年對口援青以來,他已經帶隊下鄉30多次,這次巡診又新增了任務:登記治療進展,分析多發病種,為下一輪醫療援青團隊積累數據,提出方向。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心、用情、用力為高原藏區群眾送健康。”三年來,劉雲軍探索醫院改革“新政”,帶領團隊治病救人,培養人才,給地處偏遠的玉樹高原上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來了就要幹出個樣子”

  2016年8月,45歲的劉雲軍按期來到玉樹報到。“一來心上就壓了‘幾座大山’。”劉雲軍説,院長辦公桌上放了69份調離、病退申請;有280多名職工的州級醫院已虧損1300多萬元;醫院在全州窗口單位行風評議、百姓評價排名末位;最多時一個月轉出病人2000人次,甚至出現剖宮産轉去同級醫院,闌尾炎手術轉到下級縣醫院的怪象……

  劉雲軍調研後得出結論:醫院制度不健全、業務水準低、人才沒有歸屬感,只有靠改革打破“幹多幹少一個樣”的績效分配,才能實現正向激勵的良性迴圈。

  改革並不容易。有人勸他,玉樹缺氧又艱苦,多回內地採購設備晃一晃,三年很快就過去了。劉雲軍回答:“援青不是躺在‘艱苦’上混日子,來了就要幹出個樣子來。”

  到任20天後,劉雲軍做通黨委成員的工作,將醫務人員每月10萬元的績效工資總額提升到50萬元,再對領導班子“開刀”,降低他們績效的50%,向臨床一線和重點科室傾斜。

  第二個月,住院病人增加38人,第三個月,醫院賬面結余突破40萬元。在多勞多得政策激勵下,醫生搶著接診,護士主動服務,群眾豎起了大拇指,醫院職工走在大街上都挺起了胸膛。

  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幹部領隊王都偉説,劉雲軍總是主動擔當,找準問題善于啃“硬骨頭”,有他在,無難事。

  “必須一批接著一批幹”

  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樹地區,含氧量不足內地一半,距離省會西寧市800多公里,車程超過10小時。這片土地上,每一個生命的挽救,都是跟時間賽跑,每一次救人成功,都是高原醫療史上重要的一筆。

  “比如消化道出血、突發外傷等患者,有很多都是耽誤在轉院去西寧的路上。”劉雲軍説,問題不止于此,內地援助的一大批醫療器械閒置一旁沒人會用,許多科室未建立,兒科的新生兒死亡率竟超過13%……必須盡快全面提高診療水準,一批接著一批幹,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劉雲軍先是每年挑選5位北京專家輪換帶教,組團義診,後又設法對接外地醫院送人出去培訓。“院長要求高,評價我們幹得好不好,不看治了幾個病人,就看帶出了幾個‘徒弟’。”來自北京市西城區婦幼保健院的援青專家裴志飛説。

  “新設備、新技術、新成就”,2017年到四川培訓後上崗的眼科5名醫務人員總結了這三個關鍵詞,説起科室的業績,他們語氣裏滿是自豪。

  曾打算辭職的骨科主任鄭從華説,慶幸聽了院長的話留了下來。如今,收入增加了好幾倍,還跟著北京專家“學手藝”,完成疑難手術140多例,尤其是去年主刀玉樹首例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成功,讓他興奮了好幾個晚上。

  據測算,3年來,醫院每人平均績效收入提高9倍多,醫務人員增加100多人;先後組建了新生兒重症監護、感染性疾病科、消化窺鏡科等14個新學科,開展168項新技術,填補玉樹多項診療技術空白,僅新生兒死亡率就下降10個百分點;啟動“白內障復明”“心臟康復”等惠民工程,受惠群眾成千上萬……

  玉樹州委書記吳德軍對此評價説:“這樣的對口支援,扶到根上、本上,而且管長遠。”

  “把職工當家人,把病人當親人”

  劉雲軍出生于河北省張北縣的一個醫生世家,從小就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立志從醫。多年來,他在一線臨床積累了豐富經驗,也在扶危濟困中加深了對患者的感情。

  “院長説得最多的就是,把患者當親戚,要把困難群體都裝在心裏。”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主任索南巴久説,職工家屬長了腦瘤,他聯繫專家並幫助申請費用減免;截肢手術的牧民派小女兒捧著鈔票來交錢,他挑出10元面額以上的幾張,剩下的塞回去,轉身囑咐醫務科啟動“兜底金”給予幫助……

  草原上傳誦最廣的是成功救助體重極低三胞胎創造的“玉樹奇跡”。2017年3月,適逢醫院新建的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投入使用,劉雲軍三天沒合眼,把窒息的孩子從死神手裏搶救了過來。

  “忘不了劉院長嘴唇發白、眼裏都是血絲的樣子,這可是保住了全家人的希望啊。”三胞胎的爺爺格加一提起劉雲軍就雙手合十,眼裏忍不住淚水。

  不止格加老人,在很多藏族群眾心裏,州醫院比寺院還“神”,常有人把哈達挂在門診大樓的柱子上。

  即將離別,大家都舍不得。患者親屬普布桑周送來一幅畫有“藥王菩薩”的卷軸畫,他説,劉院長就是牧民心中的“活菩薩”。

  劉雲軍比來時瘦了20多斤,失眠、心臟病長期折磨。醫護人員説,他沒完整休過一次假。就算回家也是來去匆匆,多方對接工作,三年在家的時間一只手就數得過來。

  劉雲軍説,對家人有虧欠,但付出絕不後悔。一次援青,一生情牽,就圖藏區百姓説一句:“首都不遠,共産黨最親”。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上一堂禁毒課
上一堂禁毒課
“再走長徵路”上的紅色講解員
“再走長徵路”上的紅色講解員
國際禁毒日緬甸公開銷毀毒品
國際禁毒日緬甸公開銷毀毒品
比利時迎來高溫天氣
比利時迎來高溫天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46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