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聞分析:國際空間站對私人“售票”釋放哪些信號
2019-06-13 17:28:4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新聞分析:國際空間站對私人“售票”釋放哪些信號

  新華社記者張瑩

  美國航太局近日宣布,國際空間站將對私人“售票”,首批太空遊客最早于2020年成行。作為一個已運作超過20年的國際合作項目,國際空間站為何現在要啟動“旅遊”業務?

  總體上看,作為“景點”開放是國際空間站商業化計劃的一部分。美航太局近日在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召開發布會宣布,將取消對空間站營利性活動的限制,最初將每年分配5%的空間站資源給私人機構,包括90小時的宇航員工作時間和175公斤的貨物發射能力。

  美航太局首席財務官傑夫·德維在發布會上説,國際空間站商業化“將使美國航太局能夠集中資源,到2024年讓下一名男性和第一名女性登上月球”。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空間站商業化解禁是特朗普政府發展“太空經濟”政策的體現,有助在近地軌道上形成公私競爭的繁榮局面。

  國際空間站是一項國際太空合作項目,在距地面約4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運作,其主體由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組合而成,另有歐洲航太局的軌道設施和日本的實驗艙等。

  自1998年第一個組件發射入軌以來,國際空間站已成長為一個重達數百噸的“龐然大物”。它的設計壽命一開始只有15年,但後來兩次獲得延長。美航太局目前的計劃是,推動空間站商業化,從2025年起終止對它的直接支援。

  數據顯示,1993年項目啟動以來,美國政府已為空間站花掉約870億美元,目前每年運維費用達30億至40億美元。空間站開支巨大,給美國政府帶來不小壓力。特朗普政府顯然急于卸下這筆財政負擔,尤其是在提出2024年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的計劃之後。

  去年,特朗普簽署第二號太空政策指令,要求簡化對商業化利用太空的監管。據美國科技網站“臨界點”報道,美航太局局長吉姆·布裏登斯廷去年8月專門召集一個委員會,研究美航太局航太活動商業化問題,甚至提出出售火箭冠名權的想法。

  美航太局在宣布空間站對私人“售票”的公報中指出,美航太局在近地軌道上的最終目標是與工業界合作建立一個強大生態係統,美航太局作為客戶之一以較低成本從中購買服務。換言之,包括空間站在內的近地軌道活動,美航太局今後不再自己搞,而是要從私營企業購買,並相信這將降低成本。

  美國對太空資産私有化的探討由來已久,裏根政府時期已開始嘗試,並立法推動有關衛星項目的公私合營,但這項政策一直伴隨巨大質疑。

  就國際空間站而言,人們自然要問,其商業價值是否足夠大?按美航太局計劃,購買空間站資源的業務主要面向需在微重力環境下制造、生産或開發商業應用的公司。但近6000萬美元的旅費必定讓多數人望而卻步,而空間站高昂運維費用也讓將來有望接手的私企感到畏難。

  在美國,還有不少人認為“放棄”國際空間站是短視行為。“臨界點”的報道稱,如果美國政府停止對空間站的支援而重返月球計劃未按時實施,美國宇航員短期內有可能面臨在太空中無處可去的尷尬。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主題展開幕
北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主題展開幕
山東小麥收獲已過六成
山東小麥收獲已過六成
陜西關山草原:綠茵似毯惹人醉
陜西關山草原:綠茵似毯惹人醉
生態中國·碧水丹山瞰武夷
生態中國·碧水丹山瞰武夷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21015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