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澳門全城同慶佛誕節和譚公誕
2019-05-12 22:18: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澳門5月12日電(記者王晨曦)舞醉龍、龍船頭飯、路環巡遊、曲藝表演……澳門民眾12日從早到晚舉行多場傳統民俗活動,慶祝農歷四月初八的佛誕節和譚公誕。

  澳門民眾表演的舞醉龍習俗形成于明清時期的香山縣(主要包括現在的廣東中山、珠海和澳門等地),是澳門佛誕節的傳統文化活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與常見的多人舞長龍不同,醉龍只有龍首和龍尾兩部分;表演者每人舉龍首或龍尾以及酒埕,一邊舞動一邊喝酒噴出,步法似醉非醉。

  舞醉龍表演當日上午自議事亭前地開始,經過祭祀儀式和開場表演後,來自澳門鮮魚行總會的表演隊伍穿行在老城區的街巷裏。表演隊伍經過玫瑰聖母堂,與大三巴僅一街之隔,喧天鑼鼓聲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和拍攝。

  舞醉龍表演隊伍以多條醉龍在前、一只醒獅在後,取“醉龍醒獅”對仗之意。巡遊路線上的魚檔、飯館等商家會提前在門口擺放啤酒和紅紙條捆好的菜葉。舞醉龍隊伍經過時,會停下來圍住菜葉走幾圈,用龍首將菜葉撞得四散,對著店門模倣“龍頭噴水”,寓意風調雨順,生意興旺。酒噴多了,舞者微醺著耍起龍來,更顯醉意。

  臨近中午,舞醉龍表演主辦方還在紅街市、祐漢街市等地向公眾免費派發了一萬多份龍船頭飯。許多澳門市民扶老攜幼前來領取,討個健康長壽、老少平安的好彩頭,隊伍排出幾百米遠。

  當天上午,位于澳門南端的路環譚公廟則迎來了慶祝譚公誕的“光輝路環四月八”巡遊活動。譚公是歷史上深受廣東沿海漁民尊崇的海神,大家在譚公廟附近通過遊行、祭祀和賀誕粵劇等方式慶祝譚公誕。

  路環巡遊融合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習俗,有傳統舞龍舞獅和舉著幡旗的古裝隊伍,有的隊伍穿著中國各種少數民族服飾,還有葡萄牙土風舞團、澳門童子軍樂隊、童話仙子,可謂五光十色、樂聲震天。當地居民和不少遊客都跟著隊伍走向譚公廟,那裏搭有戲臺大棚並連續五天上演粵劇。

  下午四點,澳門佛教總會和其他多個佛教團體在議事亭前地舉辦了浴佛祈福活動,慶祝釋迦牟尼誕辰。多個佛像分別放置在鮮花環繞的水盆中央,信眾們依次上前,手持木勺用水洗浴佛像,以求洗滌心靈、消除煩惱。當天的活動還包括獻血、義賣等環節。

  當天的舞醉龍表演一直持續到華燈初上,而譚公廟前的粵劇又將從晚飯時間一直唱到深夜。

+1
【糾錯】 責任編輯: 董一秀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鄉村花海引遊人
鄉村花海引遊人
以色列慶祝獨立日
以色列慶祝獨立日
【圖片故事】一師一校的堅守
【圖片故事】一師一校的堅守
西藏:納木錯開湖
西藏:納木錯開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48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