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西藏蔡村七年“變形記”
2019-05-10 17:03: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5月10日電 題:西藏蔡村七年“變形記”

  新華社記者周錦帥、王沁鷗

  “鄉長,咱們新的砂石廠啥時候開工啊?我們車隊可都等著呢!”5月8日,42歲的索朗旦增坐在鄉長辦公室的沙發上笑著問道。索朗旦增是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蔡村二組村民,去年被推選為村裏運輸車隊負責人之一。

  “7月就動工。”鄉長張永海給了他明確答復。

(圖文互動)(1)西藏蔡村七年“變形記”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蔡村的拉薩城投商砼站院內,一輛水泥罐車在車間門口排隊等候裝車(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錦帥 攝

  這個有663戶的村莊是當地鄉政府所在地,離拉薩市區不過幾公里,也是沿318國道進入拉薩市區的第一站。

  七年前,蔡村還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大部分村民依附在土地上,青稞、小麥、牛羊幾乎是全部家當。

  記者在蔡村走訪看到,如今的蔡村街道整潔、車流如織、商鋪林立,學校、醫院、福利院近在咫尺,馬路兩邊是現代居民小區;步入老村莊保留區,一排排外觀統一的兩層小樓分列兩側,路側停靠的私家車使本來寬寬的巷子顯得有些擁擠。

  這裏,已無農村的感覺。

  2011年,根據拉薩市城市規劃,蔡村3900畝土地被徵用建設拉薩市教育城一期。2012年,當期徵地工作全部完成。那一年,這個以務農為主的傳統村莊迎來命運巨變。

(圖文互動)(2)西藏蔡村七年“變形記”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蔡村老村莊保留區內整齊劃一的新建民居(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錦帥 攝

  蔡村全村2209人中有168名黨員。51歲的蔡村黨委書記邊巴次仁曾當兵5年,言談舉止透著軍人的幹練。在他看來,蔡村這七年來的大發展得益于難得的機遇。

  當時得知村裏被徵用的土地將用于建設教育城,邊巴次仁敏銳地嗅到了商機:附近大規模基建會帶來大量建築原料需求,村裏就近建廠一方面能降低建設方施工成本和周期,也一定會給村裏帶來利潤;配套建材運輸等産業將大大解決村民失地後的就業問題。在他的建議下,村委會提出從政府徵地補償款中拿出10%作為集體發展資金,同時鼓勵村民集資參與建設砂石廠、商砼站。

  2013年,蔡村集體企業砂石廠、商砼站建成投産。合計4500萬元左右的總投資,主要來自蔡村集體發展資金和部分村民入股。每年村民按人頭進行利潤分紅,擁有原始股份的村民還會有額外股東分紅。

  “去年分紅差不多每人1.1萬元左右,家裏4口人,總共拿到四五萬吧。”索朗旦增説,“再加上我在車隊裏的一輛自卸貨車,在商砼站附近跑運輸還有每年10多萬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

  邊巴次仁介紹,現在有不少村民看到入股能掙錢,還沒什麼大的風險,主動提出要再入股。“老百姓經歷這些事,對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有了認識,腦子更靈光了。”

  “城鎮化讓大家住上了更好的房子,有更高更穩定的收入,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更方便了。村裏市政管網工程也將在7月全部完工。”邊巴次仁越談越興奮,“我們和城裏人有啥區別?”

  而鄉長張永海在琢磨另一件事。蔡村青壯勞力圍著運輸業轉,就業結構太單一,長遠考慮仍存風險。“鄉裏商議著要利用徵地時預留的就業用地建汽修廠、加油站、配套市場、體育公園等。”張永海説,“在第三産業發力,就業結構多樣化,美好的生活一定能穩下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鄉村花海引遊人
鄉村花海引遊人
以色列慶祝獨立日
以色列慶祝獨立日
【圖片故事】一師一校的堅守
【圖片故事】一師一校的堅守
西藏:納木錯開湖
西藏:納木錯開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115112447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