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據北京疾控中心發布的監測結果顯示,青少年用戶眾多、監管相對缺位的互聯網平臺,成為煙草行銷的重災區。有記者調查發現,僅在“小紅書”一款APP上,與“煙”相關的行銷資訊就多達9萬余條,這些資訊多以“測評”“種草”等軟文的方式呈現,吸引了大量讀者關注。
讓一個吸煙的人戒煙,遠比讓一個不吸煙的人繼續不吸煙,要困難得多。因此,不讓人們養成吸煙習慣(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是控煙之關鍵所在。實踐證明,保護青少年人群不受煙草毒害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全面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這種共識已成為國家意志,“廣告法”自不待言,《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也都有禁止發布煙草廣告的規定。
互聯網上各類煙草以“測評”“種草”方式進行促銷,恰恰是對法律精神的背離,其危害更不容小覷。“種草”是當下流行的網絡用語,指用戶分享推薦某一商品的優秀品質,以激發他人購買欲望的行為。比起傳統媒體上的硬廣告,“種草”更具迷惑性與誘惑力。辨別力不強的青少年容易受到“用戶體驗”的暗示和誘導,逐漸沾染乃至喜歡上煙草,成為“候補煙民”。
嚴禁發布煙草廣告,在法規上再明確不過,為何到了互聯網就成了法不責眾的“模糊地帶”?面對互聯網上大量以“測評”“種草”等軟文的方式進行煙草促銷的行為,該如何治理方能奏效?種種問題值得各界深思。讓青少年遠離煙草,互聯網公司也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與基本的責任感,不讓慣于打擦邊球的“種草”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種煙草”。(連海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