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用上新式裝備 當上甩手掌櫃——這個春管農民不太忙
2019-04-12 09:59: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濟南4月12日電 題:用上新式裝備 當上甩手掌櫃——這個春管農民不太忙

  新華社記者邵琨

  圍著麥地走了一圈後,王開發回到田邊,操控著2架無人機帶著20升農藥起飛了。10幾分鐘後,農藥噴灑完,無人機又落回到剛剛起飛的地方。“它有導航係統,能自動避讓田地裏的電線桿和墳頭,而且晚上也能作業。”他一邊換電池一邊説。

  今年27歲的王開發是山東誠豐農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機長”。除了操控無人機打藥外,他還掌管著公司一臺遙控機器人,一次能攜帶、噴灑200斤藥。最近,他趕著農時不分晝夜,已為周邊農戶的4000多畝小麥噴灑農藥。

  山東是我國小麥主産區之一,眼下正值小麥拔節的時節。記者在山東多地農村看到,無人機、機器人、大型指針式噴灌機等新式裝備早已替代過去笨重的農具。像王開發一樣,越來越多的職業為農服務人員活躍在田間地頭,而農民卻當上甩手掌櫃,不再像以前那樣忙碌。

  “過去種地都是背著噴霧器打藥,一天下來腰酸背疼。現在用無人機和機器人打藥既快捷又輕松,藥水還灑得勻稱。”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的種植大戶王雷説,“我的主要任務是為田間管理做計劃,下一次什麼時候澆水,澆完水後什麼時候打藥。計劃做好後交給專業的植保公司就可以了。地裏的事基本不用農民管了,鎮裏有的農民已經出去打工了。”

  在他流轉的一片麥田裏,記者看到一臺指針式噴灌設備正在作業。它以抽水泵為圓心,以300米為半徑,將麥田裏6個機井的水通過小水管噴灑出來。

  王雷説,合作社的6000畝地只需10幾天就能全部澆灌完。這期間只需6人操控,平均澆1畝地成本不到20元,比傳統澆灌方式大幅節省了人力物力。

  有了這些新式裝備,傳統忙碌的春管季節裏,農民有了自己的閒暇時間用來充電學習。這幾天,王雷正在鄒平市裏參加玉米種植技術培訓學習班,為夏收後的玉米種植做準備。“再過10天,麥田再打一次藥就不用管了,光等著收獲。小麥收獲完就種玉米,現在沒事就來學習一下。”他説。

  不僅是科技含量高的裝備在山東春管中得到運用,一些大數據軟件也成為指導農業生産的好幫手。

  在山東滕州正德康城蔬菜合作社,通過物聯網傳感技術,技術人員隨時可以監控到菜地裏的氮磷鉀濃度和水分含量等指標。“有了這套係統,地幹了能自動澆水、缺肥了能自動施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合作社理事長李國指著電腦説。

  新科技、新裝備在農業生産中的應用,讓過去大量人員在田地間勞作的場景逐漸消失,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産量也越來越穩定。農業正在由粗放式向精種精管轉變,過去苦重的農活正變得簡單高效。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鐵軌上的“家”
鐵軌上的“家”
一片茶葉凝聚一個村莊
一片茶葉凝聚一個村莊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春花爛漫時
春花爛漫時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35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