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華盛頓4月6日電(記者 周舟)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日前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論文説,他們開發出一種“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載體,可實現基因編輯可控,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被譽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能精確定位並切斷DNA(脫氧核糖核酸)上的基因位點,可以關閉某個基因或引入新的基因片段,從而達到治病目的。但脫靶效應一直是阻礙其應用的關鍵障礙之一。
論文通訊作者、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宋玉君對新華社記者説,目前的CRISPR-Cas9技術本身具有脫靶效應,給精準治療帶來挑戰,且這種技術主要以病毒為載體,還可能導致細胞癌化。
據介紹,研究人員新開發的方法採用了一種名叫“上轉換奈米粒子”的非病毒載體。這些被“鎖”在“基因剪刀”CRISPR-Cas9體係上的奈米粒子可被細胞大量內吞。由于這些奈米粒子具有光催化性,在無創的近紅外光照射下,奈米粒子可發射出紫外光,打開奈米粒子和Cas9蛋白之間的“鎖”,使Cas9蛋白進入細胞核,從而實現精準的基因剪切。研究顯示,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已在體外細胞和小鼠活體腫瘤實驗中得到驗證。
宋玉君説,紅外光具有強大的組織穿透性,這為在人體深層組織中安全、精準地應用基因編輯技術提供了可能。
相關新聞
-
基因編輯何去何從?“全球暫停”不是永久禁令
2019-03-19 07:01:14
-
中國制定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診斷指南
由專家歷時一年半、多次修改制定的《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診斷指南》24日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發表,標誌著心血管疾病診療向精準化、個體化方向邁出堅實一步。2019-03-24 16:33:1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