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教育現代化,並非簡單做技術“加法”
2019-04-07 07:48:23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對話嘉賓

  張邦鑫 (好未來集團創始人兼CEO)

  白雲峰 (好未來集團聯合創始人、集團總裁)

  于 莉(好未來集團副總裁、智慧教育事業部總裁、集團黨委書記)

  黃 琰(好未來集團CTO、教育開放平臺事業部總裁)

  王永霞 (半月談記者)

  李建發 (半月談記者)

  一場信息化變革正在教育領域悄然進行。“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用”被寫進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優化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助力教育公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教育現代化,並非簡單做技術“加法”,而是要真正實現教育創新。

  讓“教”和“育”實現科學分工

  半月談: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推陳出新,學習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內涵外延發生了很大變化。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推動各級教育高水準高品質普及,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

  那麼,在互聯網教育平臺、機構蓬勃興起之時,該如何找準“互聯網+教育”的發力方向?

  張邦鑫: “互聯網+教育”的優越性毋庸置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提煉出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公平,一個是有品質。對教育科技而言,就是要服務于這兩方面。

  我個人認為,在很大程度上,經濟決定社會發展的速度,教育決定社會發展的加速度;經濟解決的往往是今天的問題,科技解決的往往是明天的問題,而教育則主要解決未來的問題。在推廣應用新技術方面,中國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先進的教育技術和理念,一旦被證明有效,在我們國家更容易以低成本推行,帶來的進步會很大。

  白雲峰: “學習”兩個字因為互聯網實現了分工。比如,可以利用雙師模式,讓一位主講老師給幾百個班級乃至上千個班級的學生授課,而每個班裏幾十名學生可以線上上或者線下配一位輔導老師。從前的學習由一名老師負責,而今天則可由兩名或多名老師分工負責。如果這一模式未來能在我國大規模使用,將切實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問題。

  于莉: 科技使得“教”和“育”得以真正區分。以前我們的教育更重“教”,更多停留在知識灌輸層面,對更為重要的“育”反而有所忽視。科技手段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師從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把寶貴的精力投入到育人上。學生也能擺脫一些重復枯燥的學習內容,更快樂地獲取知識,提升能力。

  黃琰: 未來,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將給“教書育人”帶來更深度“分工”。“教”將變成以人工智慧為主、老師為輔的“AI+”模式;“育”是老師的主要工作,著力于激發和喚醒學生各方面潛能,是一個“+AI”的模式。

  從“千人一面”到“因材施教”

  半月談: “聖人之道,粗精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這也是古今中外高度認可的教育理想。然而,在班級教學的情況下,理想狀態的因材施教並不容易實現。

  現實中,面對同一班級的學生,教師授課的內容和進度,只能基于平均水準,也就是中間大多數學生。至于優秀和較差的學生,以及這個中間部分的個體差異,教師只能根據情況盡力顧及,不可能面面俱到。

  黃琰:的確如此,學校想解決,但不好解決。對此,一些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一直在探索解決路徑,包括評測方法、教學方法等,但還是缺乏能落地的係統。此外,對教育本質的研究也不夠深刻。這些,都是科技投入的核心發力點。

  張邦鑫: 基于學生用戶數據肖像進行個性化分析,能夠實現大規模教學形態下的個性化因材施教。教1000個人不是給1000個人講一樣的東西,畢竟教育不是要把所有人都教成一樣。要做到千人千面,就要有數據。只有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無感採集,才能精準識別每個孩子的情況,實現因材施教。

  比如,借助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AI技術,對每名學生舉手、答題等課堂行為進行識別,既能輔助老師隨時掌握課堂動態、及時調整授課節奏和方式,又能給予每個孩子充分的關注,帶來高體驗的互動課堂。

  于莉: 提到因材施教,我講一個挺有意思的事兒。在一場考試中,兩個學生都考了77分。我們通過分析發現,同樣的分數,但水準並不一樣。

  其中一個學生,做過的題全對,但沒做完,通過比對他考試的時間軌跡,發現他每做一道題都驗算一遍,相當于每道題做兩遍,這説明他考試方法不對。這樣的學生,只要將考試方法調整一下,馬上就能達到90多分,他的信心也會提升。通過技術手段揭示出來的世界不可想像,甚至連學生寫字時筆順對不對都能發現。

  黃琰:這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孩子的優勢和強項在哪裏,優勢和強項發掘出來後,孩子會找到快樂和自信的源泉,從而在優勢領域做得更好。

  白雲峰: 過去都是通過階段性考試檢驗學習成果,未來可以通過全方位的過程性數據,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技術手段,對人才的評價會更加客觀,可以讓一個人的成長經歷躍然紙上。大學希望招優秀的學生,但優秀怎麼判斷?現在只能通過高考成績。未來通過採集學習習慣、反應速度、思維特徵等數據,可以分析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更有潛質。

  用科技“拉升”教育起點

  半月談: 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早年很多人通過硬體設備做智慧教育並沒有太大成效;近年來,有的地方把好學校的課件拿過來,通過直播課,讓落後地區的孩子分享優質教育資源,但效果不甚理想。

  張邦鑫: 主要在于沒有真正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智慧教育是個係統工程,它需要信息化工具這樣的硬體基礎設施,更需要組織、制度、人力等軟環境的配合。惟有二者緊密結合,才能走得遠、走得好。教育科技尤其要緊緊抓住老師這個關鍵因素,圍繞老師就等于抓住了核心,脫離老師來談智慧教育,路子肯定走偏。

  于莉: 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準,讓教育信息化真正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學校必須建立一係列制度作為保障。

  半月談: 有人説,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基礎教育的意義可見一斑。隨著我國實施脫貧攻堅,一些貧困地區更清楚地認識到扶貧先扶智的重要性,而新技術為扶智帶來了想像空間。

  黃琰:我們在很多偏遠地區調研時發現,孩子們對教育的需求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他們需要的不是高配置、定制化的教育工具,而是高素質的老師。那裏還沒有解決教育的基本問題,連好的英語老師都沒有,我們走訪的一些偏遠地區學校,聽了10多分鐘都不知道英語老師在講什麼,發音實在太差了。應該有相應的教育科技産品覆蓋到這些地方。

  白雲峰: 教育扶貧的關鍵點是輸出內容,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帶來好的課程;輸出培訓,通過培養老師,轉變觀念,提高水準。教師素質不提高,有內容也難落到實處,兩者缺一不可。

  教育扶貧,還需要技術平臺來連接和匹配資源。説實話,中國不缺資源,不缺愛心,不缺願意去做貢獻的人,但是缺好的平臺去匹配,缺有效渠道去輸送。這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正在加快建設和完善。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春至錦屏景如畫
春至錦屏景如畫
清明出遊
清明出遊
鄭州:綠道連城鄉山水 綠城更詩意棲居
鄭州:綠道連城鄉山水 綠城更詩意棲居
小長假裏遊古鎮
小長假裏遊古鎮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33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