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婦女們都誇這樣的工廠好
2019-03-08 20:08: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3月8日電  題:婦女們都誇這樣的工廠好

  新華社記者王賢

  “多虧家門口有這麼個廠子,既沒有污染,又是手頭活,讓我這樣的農村留守老太婆有事幹,能夠自食其力。”67歲的黎秀英邊糊燈籠邊笑著説。寡居在家的她在村裏的燈籠廠斷斷續續幹了十多年,每月能賺到一兩千元,感覺相當滿足。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記者在幕阜山區湖北省崇陽縣沙坪鎮走訪,聽聞鎮上有兩家由鄉鎮企業孵化而來的民營燈籠廠,三四百名農村婦女在那裏就業,解決了生計,立刻引起了記者的興趣,于是改變行程一探究竟。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黎秀英所在的崇陽中宇工藝有限公司,一些在這裏工作的婦女已經回家準備午飯,簡易的廠房裏,6位上了年紀的婦女正在做燈籠,時不時拉幾句家常。

  廠子就建在偏僻的沙坪鎮土城村,在這裏工作的大多是村裏上了年紀的留守婦女。她們有的年歲已高,有的身體有恙,有的家有牽絆,提起家門口這家工廠的好處,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地説了開來:

  “多多少少能增加點收入,最主要的是能照顧到小孩。”40歲出頭的魏文書説。

  “有的婦女家裏有病人,出不來,燈籠在家裏就可以做,既照顧了病人,也能增收脫貧。”黎秀英説,村裏有幾十人在家裏做事,廠裏派車送材料、運成品,看家幹事兩不誤。

  走進鎮裏的另一家燈籠廠——崇陽銀豐工藝有限公司,只見墻面斑駁、窗臺破舊、機器銹蝕,處處透著年代感,這個承繼自集體企業沙坪扇廠的公司已有50多年歷史。剛走進廠房,一位一邊做燈籠,一邊吹著口哨的女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位婦女名叫鄒四霞,雖然身有殘疾,卻樂觀積極,每天做事不是唱歌就是吹口哨,唱的歌全是自創自編即席發揮,她自己説叫“三不像”。她經常搶著幫廠裏打掃衛生,業績也名列前茅,一年能拿4萬多元,丈夫和孩子們都有手藝,全家一年存款達十幾萬元。她説:“這個廠子給了我家幸福的生活,我很感恩很滿足。”

  對于“鄉村匠人”洪秀華來説,家門口有家這樣的工廠,不僅能賺錢養家,更是成就事業和人生價值的好舞臺。年過半百的她沒有走出過大山,兩口子在銀豐公司一幹就是十幾年,她設計出了3萬多種時尚燈籠樣式,沒有一件樣品被打回,言語不多的她來回撫摸自己設計的燈籠,吐出幾個字:“我很滿足”。

  沙坪鎮黨委書記吳勳説,作為鎮上僅有的兩家規上企業,這兩家工藝燈籠廠每年利稅達一兩百萬元,更重要的是,它們有利于破解農村留守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燈籠是個手頭活,適合婦女、老人,有了廠子,無事生非的就少了,很少有人打牌、信教、扯皮拉筋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西藏羅布林卡已普查鑒定國家一級文物古籍57函
西藏羅布林卡已普查鑒定國家一級文物古籍57函
青島發放“孕媽媽專屬公交卡”
青島發放“孕媽媽專屬公交卡”
“二月二,剃龍頭”
“二月二,剃龍頭”
沉浸在梵谷的畫境中
沉浸在梵谷的畫境中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