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寫一封信,給最重要的人
2019-02-21 08:49:36 來源: 廣州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開學季,嶺南中英文幼兒園的孩子得到了一份特殊的開學禮物:在開學第一天,孩子們收到了父母郵寄給自己的信,親手拆開之後,由老師一一讀給孩子們聽。

  想像著老師給孩子讀信的場景,心裏感到一陣暖意。曾幾何時,寫信是遙寄思念、傳遞資訊的唯一方式,但到了今天,寫信卻被看作是“老土”“酸”的代名詞。收到父母信件的這些孩子,恐怕還是第一次體會到信件帶來的樂趣。于父母孩子都是滿滿的儀式感,如何稱呼、怎麼開頭、語氣是親密還是矜持,結尾要不要“盼復”,乃至信紙的選擇、怎麼折法、郵票的位置,都會想了又想。想想自己,也已多年沒有寫過信了。即便某個時刻有寫信的念頭,打開信紙,提筆忘字或者欲言又止,甚至只是因為自己的字不漂亮,就幹脆作罷。寫信不容易,收信卻是極快樂的事。記得參加工作後不久,陸續收到幾封大學同學的來信或明信片,雖然大家常常用網絡社交平臺聯繫著,但拆開信封感覺如昨。十年來,工作地換了幾次,但那幾封信始終在我身邊。

  在電腦、列印已經佔據了絕大部分書面工作的今天,寫信早已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資訊交流工具。信,雖然效率上不如列印等工業産品,但卻是傳遞感受、表達心意的藝術品,獨一無二、帶著溫度的手工制品,何時打開都能勾起回憶的紀念品。甚至于,寫信這個行為本身,就代表著對對方的特殊情感——值得去寫一封信的人,又有幾個呢?不久前,文化綜藝《見字如面》感動了觀眾,其情感根源就在于“見字如面”——打開信封,熟悉的字跡躍然紙上,想像著寫信人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的樣子,這才是信的“全息”魅力。若紙上全部是規整無趣的電腦字體,恐怕見字如面,見的也是寡淡無味的千人一面。

  當然,絕不是要大家拋棄電郵、微信、電話,都去寫信。但在什麼都講究效率的年代,我們還是要在某些時刻慢下來,學會勇敢地表達內心此時此刻的真實感受。對自己真正在意的人而言,恐怕沒有什麼比手寫一封信更能表達心意。寫一封信,不僅是為了溝通,也是一個回憶、思考、暢想、期待的過程;不慌張、不遮掩,不緊不慢地聊天才是最親密的交流、最珍貴的享受;寫一封信,既是與寫信對象的一次促膝長談、秉燭夜話,也是細細梳理自己心情的提煉與沉淀。所以,在愛情電影裏,很多寫完了卻根本不打算寄出去的信,一樣打動人心。

  打開信紙吧。就是現在,提起筆,給你最重要的人寫一封信吧。相信你的心意,他一定能感受到。(張漲)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轉型期的“中國油畫第一村”
探訪轉型期的“中國油畫第一村”
工地上的元宵節
工地上的元宵節
雨水至 勞作忙
雨水至 勞作忙
火樹銀花迎元宵
火樹銀花迎元宵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414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