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攔路打老師”引爭議 構建健康師生關係任重道遠
2018-12-25 09:30:04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每個人的人格和角色都具有多面性,要促進師生關係的良善化,無論是教師看待學生,還是學生看待教師,都需要多元視角。

  隨著媒體報道的跟進,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一名33歲男子“20年後攔路打老師”事件,有了更多背景細節浮出。據澎湃新聞報道,被打教師的妻子,此前並不知道張某被打一事,直到最近在網上看到視頻。“叫學生打成那樣,我在網上看見了,心痛。”“我們也是受害者,太冤太屈”;在另一端,打人者常某的父親也稱,“其實都是受害者。”他多次強調,孩子打人不對,只希望此事盡快平息,抓去關幾天,或者賠點錢,都認了。

  因為一直未能走出當年老師暴力對待自己所留下的心理陰影,20年後學生在街頭向老師舉起了拳頭施加報復。的確,如當事雙方的家屬所言,這起事件,無論從哪一方來看,都沒有真正的贏家,都可以説是“受害者”。

  盡管是老生常談,但談論這起事件之前,一個價值前提還是不容動搖。那就是,當街暴力對待他者,無論對方是誰,都不值得喝彩,打人者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法律代價,這是完全可以預期的後果。當然,具體該如何處罰,應該嚴格依據法律。

  但此事所引發的更大爭議,抑或説是復雜性,恰恰在法律的是非判斷之外。比如,有針鋒相對的聲音表示,反對學生暴力“報答”老師,那麼,老師當年對學生施加的暴力,難道就可以原諒嗎?事實上,從目前常某的自述和其同學的表述看,常某因老師的暴力對待所留下的心理陰影,可能比一般人想像得還要大。如他不止一次對朋友透露過這種傷害,打人過程中也表示,“這口氣憋了十幾年,每年想起來我都會做噩夢……”而在另一角度,學生處理這種傷害的方式,是以暴力來“報答”,也未嘗不是當年暴力教育所結下的“惡果”。就這點來看,當地教育部門同時啟動對被打老師的師德調查,這對當年被傷害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必要的創傷修復。

  打人視頻曝光後,當事雙方都被推入了標簽化的解讀之中。而從媒體的調查報道看,這對師生的真實人格面向,在現實中要豐富得多。學生常某在網上成了“暴徒”,但現實中其實是“好人”,比如他在自己家庭條件變好後,經常接濟鄉鄰;而常某口中讓自己做噩夢的老師,現今已是00後學生眼中的“良師”。

  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因為不管是支援還是反對常某的行為,都不宜因為一起事件而將師生兩人進行單向度的“定性”。這起事件後,雙方都還要回歸生活,若兩人此後因此事只能背負著標簽面對學生、家人,甚至生活在新的陰影之中,就成了輿論“暴力”的受害者。借由此事,我們更應該意識到,每個人的人格和角色都具有多面性,要促進師生關係的良善化,無論是教師看待學生,還是學生看待教師,都需要多元視角。

  從輿論對此事的圍觀態度看,我們的尊師重道傳統或許應該添加新的內涵。過去,強調尊重教師似乎是無條件的,教師之于學生的權威也是天然的,這種價值內涵,自然極易催生諸如以“嚴師出高徒”“都是為你好”之名而進行的暴力體罰。這起事件中,不少人對于暴力“報答”表示理解,未必是聲援暴力本身,而是加入了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應該平等的價值訴求。這一點,對我們當下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應有所啟示。

  一名學生因為年少時可能遭受的暴力對待,在20年後依然要尋求暴力“報答”的出口,這或許説明我們仍低估了教育暴力的傷害。如何幫這部分受傷害者的心靈得到紓解,不應該忽視。而在當下,有沒有學生因為過分擔心老師的“威嚴”而生活在“陰影”中?他們有沒有正常的申訴和傾訴渠道?這同樣值得追問。

  這次事件的輿論分野,折射的其實是教育觀念的衝突。教師以暴力訴諸學生,在今天看來已經很難讓人接受,這無疑是一種觀念進步。但是,如何構建一種健康、包容的師生關係,仍然任重道遠。 (朱昌俊)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頤和園十七孔橋現“金光穿洞”美景
頤和園十七孔橋現“金光穿洞”美景
牡丹江“雪堡”開園迎客
牡丹江“雪堡”開園迎客
第二十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
第二十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
趕制宮燈迎新年
趕制宮燈迎新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38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