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疆沙漠鄉村40年互助共進 捧住“果盤子”團結謀發展
2018-12-02 17:01:2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日電 題:新疆沙漠鄉村40年互助共進 捧住“果盤子”團結謀發展

  新華社記者關俏俏、白志強

  冬日的新疆塔裏木盆地南緣,午後暖陽照耀著伊斯勒克墩村,一輛“贛A”牌照的大貨車停在紅棗合作社門前,10多輛三輪電瓶車在巷道裏來回穿梭,忙著將各家打包成箱的紅棗裝車。

  今年6月,村民李德振和當地25戶棗農成立了“洛浦縣支青紅棗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年要不是1008個支邊知識青年在這裏開荒造田,種下了棗子,我們也發展不起來。”李德振説。

  “伊斯勒克墩”,維吾爾語意為“灼熱的沙包”。李德振所説的荒地就曾在這裏。

  伊斯勒克墩村所在的拜什托格拉克鄉是20世紀60年代江蘇支邊知識青年在和田地區洛浦縣開荒駐扎的營地之一。經過40多年的發展,農業生産由最初的“面袋子”到“菜籃子”,最終定格在“果盤子”。

  “1987年在政府引導和部分農民的帶頭示范下,拜什托格拉克鄉率先種植了紅棗,開啟了和田地區種植紅棗的先河。”拜什托格拉克鄉鄉長阿依加瑪力·達吾提介紹。

  伊斯勒克墩村村民史鶴山1961年跟著支邊的父母來到洛浦縣拜什托格拉克鄉。今年已經70多歲的他至今還保留著30多棵第一批種下的棗樹。

  “剛開始為了解決溫飽大家都種小麥、玉米,後來陸續種能賣出價格的蔬菜,市場行情好。”史鶴山説,村裏種了10多年蔬菜,但周邊鄉村也跟著種菜,就不怎麼掙錢了。

  為尋求新的出路,當地政府引進一批棗樹苗讓村民試種。“見過種蔬菜、種糧食的,就沒見過種樹還能掙錢的,當時有些人堅持試種,但也有人挖掉了樹苗。”史鶴山説。

  首批試種的農民從修剪枝條和管理果樹上總結經驗,紅棗的經濟效益逐漸顯現。“當大家見到紅棗的經濟價值以後有了對比,開始不斷引進樹苗發展種植。”史鶴山説。

  73歲的伊斯勒克墩村村民阿布都克裏木·薩德爾跟著富起來了。“我們跟著他們學技術,怎麼管理,如何施肥、澆水。”阿布都克裏木·薩德爾説,如今除了自己的40畝紅棗外,兒子還承包了600畝紅棗,每年成批量銷往內地,掙得缽滿盆滿。

  阿依加瑪力·達吾提介紹,目前全鄉的紅棗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9000畝,灰棗畝産達到800公斤,駿棗達到500公斤。而伊斯勒克墩村因為農業生産轉型快,早在2013年,全村戶均純收入高達20余萬元,是新疆深度貧困地區裏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在拜什托格拉克鄉和融新村村民艾力·吾吉艾合麥提眼裏,當地最大的特點是“互相幫助”。“少數民族群眾學種植技術,種紅棗、西紅柿、辣椒,漢族群眾給我們講怎麼管理,怎麼打藥,怎麼上肥。”2015年外出打工的艾力·吾吉艾合麥提回到家鄉種植大棚。“頭一年種一個大棚的收獲賣不到2000元,現在學會了管理,一個棚的收獲能賣七八千元。”

  “一家一戶富裕不算富,大家都富裕了才算富。”史鶴山説,盡管不少鄉村效倣種植紅棗,但技術不過關、産量上不去,為此,當地政府牽頭由伊斯勒克墩村與全鄉其他11個村結對認親,從生産生活上幫助幫扶。

  伊斯勒克墩村村民李勝武和他的“親戚”依提帕克吾斯唐村村民巴爾塔洪·托乎提明結親3年。“從種到收手把手地教,3年棗樹增産一噸多,相當于增加了兩萬元的收入。”巴爾塔洪·托乎提明説,除了棗樹管理外,種小麥、發展養殖也都是李勝武幫忙扶持起來的。

  “地裏有活兒了都是相互幫忙,巴爾塔洪·托乎提明一家也會在紅棗豐收的時候來我家幫忙。”李勝武説。

  多年以來,當地的互幫互助已經形成了傳統。一些維吾爾族農民既掙了錢又學到了紅棗種植技術和農機使用技術,有些甚至已經成為當地紅棗種植專家。

  如今,拜什托格拉克鄉以發展紅棗産業為支撐,團結互助謀發展,在伊斯勒克墩村的帶動下,周圍鄰村的紅棗産值由每畝2000元上升到8000元,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空之眼瞰百色
天空之眼瞰百色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杭州:滿城楓情
杭州:滿城楓情
烏魯木齊迎來降雪
烏魯木齊迎來降雪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21000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