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拉文明和羹之美:隔海相望,亙古有奇緣
2018-11-25 12:23: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特稿:中拉文明和羹之美:隔海相望,亙古有奇緣

  新華社記者淩朔 趙暉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山海經》中的美麗傳説,承載了中國古人穿越海洋抵達彼岸的美好願望。隨著現代考古和基因測定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努力探究比已知海上絲綢之路更為久遠的海上交往活動,正在尋找中華文明與拉美文明在遠古時期是否有過某種形式交往活動的答案。

  一石激蕩太平洋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蒼茫浩淼的太平洋,是古人難以逾越的天塹。一些人以此解釋為何中國的古代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只往西行、不向東往”。

  但是,1761年,法國漢學家約瑟夫·德·吉涅向法國文史學院提交了一份語驚四座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早在西元5世紀下半葉至6世紀初,中國人可能就跨越太平洋與美洲大陸有過多次人員交往。

  一石激起千層浪。法、英、美、日、德、俄、意、荷等多國知名學者此後展開激烈辯論,發表論著數十篇,形成兩派對立意見。1846年,英國翻譯家梅德赫斯特提出武王伐紂、周滅商朝、殷人東渡、航渡美洲的假説,並且把中華文明與墨西哥等地的奧爾梅克文明關聯在一起。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章太炎等中國學者也加入討論。

  到了20世紀後半葉,關于古代中國與美洲是否有過直接交往的話題又掀起多輪持續數年的學術討論,羅榮渠、淩純聲等知名學者也參與其中,論證角度涵蓋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社會學等。近年來,基因測序等新技術也被加以應用。

  不過,250多年來,這一謎題始終未解。

  兩大文明遙相望

  從現代科學嚴謹性出發,古代中國與美洲之間是否有人員交往的問題,因缺少確鑿可信的史料和文物證據,仍處于懸疑狀態。學界無法論證一種持續性海上交往的可能性,也無法否定一種偶然性交往的可能。

  但各方考古專家從未停止在太平洋兩岸文化遺址中尋找答案的努力。

  在浙江河姆渡、山東大汶口、大洋洲波利尼西亞、南美厄瓜多等地,考古人員先後發現一種形制非常相似的“有段石錛”。專家們至今仍在討論,這種石器時代人類工具的高度相似性,是否在暗示遠古時期某種跨越太平洋的人類活動。

  在中國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江西跑馬嶺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人員先後發現2粒和4粒炭化花生種子,經測定距今都達到4700年以上。目前,全球植物學主流觀點認為花生原産于南美洲,而這6粒古代花生種子的出現,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文明交流的可能性增加了一條新路徑。

  在拉美與中國學界還討論過許多細化的文明相似性話題,例如,中國商代文化中的虎形象與墨西哥奧爾梅克以及秘魯查文文化中崇拜的虎形有相似之處;墨西哥西海岸發現的古代文字與甲骨文有相似之處;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了此前據信原産美洲的鉤紋皮蠹蟲……

  合異之美兩相知

  按照人類學家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的觀點:源于人類起源的統一性和人類經驗的一致性,人類智能的活動在人類進步的一切階段中都是一致的。

  已故美籍華裔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張光直曾提出“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的假設。他認為,兩種文明也許不存在前後相繼、誰傳給誰的問題,但可以把兩種文明放到人類演進歷程的更大時空跨度中去考察是否存在某種共同的祖源。

  近年來,這種跨文化的考察研究以及中拉學者專家的對話討論正越來越密集和深入。一種探尋遠古文明之緣的力量,正推動雙方學者加強交流互鑒、彼此深入了解、擴大研究領域。

  例如,一些研究從圖騰崇拜、宗教祭祀、天文歷法、農耕灌溉、建築藝術、勞動工具、語言文字等方面入手,分析阿茲特克文明、瑪雅文明、印加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一些研究則從考古發掘物入手,比對兩種文明的文化關聯。熱門話題包括,奧爾梅克文明中“火蛇”形象與中國古代“龍形象”的比對、奧爾梅克文明中的玉圭銘文文化與華夏玉圭文化之間的異同等。

  兩大文明中一致中有差異、差異中存相似的特徵,也許正是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的邏輯哲學。

  中拉文明和羹之美:揚帆萬裏,相識生良緣

  中拉文明和羹之美:自然延伸,絲路續前緣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中拉文明和羹之美:隔海相望,亙古有奇緣-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21000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