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三代戲曲人撐起“宛梆夢”
2018-11-25 11:16:0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11月25日電(記者韓朝陽)宛梆是流行于河南省南陽市的稀有劇種,已有近400年歷史。但20世紀以來,豫劇等劇種的興起、流行文化的衝擊使宛梆逐漸衰落,如何生存和發展時時拷問著“宛梆人”。説起宛梆,唱了60余年宛梆的范應龍老人既高興又憂心,“現在是我進入這個行當以來宛梆生存狀況最好的時候,但是,宛梆也面對革新難題。”

  舞臺下的宛梆人:宛梆是一生的情結

  13歲開始學藝,但問及范應龍扮演的行當,他卻説:“小地方的戲,不分那麼清楚。”范應龍扮了一輩子武生,只不過宛梆幾十年的坎坷經歷讓他感到酸澀難言,他報名學戲時,父母都極力反對,覺得“唱戲丟人”。

  范應龍“分不清”自己的行當,但75歲的老人對師承記憶猶新,“宋克林老師是名青衣,為了幫我練花腔,大冬天,淩晨四點多,他就提著馬燈,帶我練聲。邢德山老師是出名的武生,所有的武生戲都是他手把手教給我。”

  范應龍入行時,宛梆已逐漸衰落,劇團多次調整。“還邀請過豫劇名家來教唱豫劇,為此很多老師留下遺憾。”范應龍説。

  2006年,宛梆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范應龍高興得直掉淚,他遺憾的是“老師們沒能看到這一天”。

  如今,范應龍已退休多年,他卻從未遠離宛梆。以前,他常在劇團指導;現在,他重回戲校當老師。“宛梆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宛梆是我們這一代人一生的情結。”范應龍説。

  舞臺上的宛梆人:苦盡甘來,發展勢頭正好

  20世紀90年代前後進入宛梆劇團的肖新朝和武新建經歷了宛梆的生存危機。

  “當時劇院賣票已沒有市場,演員只能靠在農村紅白喜事上演出維持生計。”內鄉縣宛梆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副主任武新建説,“改行的人很多,一個劇團只剩下20來人,瀕臨解散。”

  “戲曲這個行當不被人看好,一年四季在外演出,工資低,條件差,而學戲曲必須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人才培養太難。” 南陽宛梆藝術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肖新朝説。

  武新建、肖新朝和當時的宛梆演員一起裝卸車、搭舞臺,不顧刮風下雨下鄉演出。“大冬天,頭髮上的汗水都結成冰,但那時候並不覺得苦。” 武新建説,范應龍老人的“宛梆情結”傳承下來就是“宛梆精神”,這讓劇團撐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近年來,在政府支援下,內鄉縣宛梆藝術傳承中心和南陽宛梆藝術中等職業學校相繼建成,內鄉縣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送戲下鄉”,宛梆的生存狀況極大改善。

  “現在劇團有80多個人,青年演員居多,舞臺車和大巴車也都配齊了,每年演出700余場戲,還常到全國各地參加展演,一些‘青黃不接’的劇團很羨慕我們。” 武新建説。

  要出場的宛梆人:在困惑和希冀中成長

  14歲的余盼盼已在宛梆戲校學藝兩年,她喜歡宛梆,已經會唱不少宛梆選段。“我覺得自己接受能力強,學得也快,父母也支援我學戲。”余盼盼説。

  在戲校老師葉麗娜看來,宛梆腔調高、旋律獨特,比其他劇種難學。“學戲曲是一輩子的事,得苦練基本功。”葉麗娜説,“在學校,孩子們的水準相差不大,但和劇團配合演出時,跑龍套都得挑一挑。”

  談及宛梆的發展,人才、精品、創新是焦點話題。肖新朝説:“長期練苦功的人少了,能培養出的‘臺柱子’太少,而且想當演員的多,願意學宛梆樂器的太少。”武新建等人努力編排精品劇目,新編歷史劇《內鄉知縣高以永》等頗受好評。范應龍老人正琢磨宛梆唱腔的革新,“革新唱腔是一個細活,不能不變,但也不能瞎改,把魂弄丟就麻煩了。”

  如今,舞臺下的“宛梆情結”和舞臺上的“宛梆精神”仍在傳承,戲校裏的50余個孩子將承載起新一代“宛梆夢”。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初冬美景如畫
初冬美景如畫
【圖片故事】“洋媳婦”的中國生活
【圖片故事】“洋媳婦”的中國生活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西安:漢服巡遊展示傳統文化
西安:漢服巡遊展示傳統文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376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