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李延霞)農業銀行近日首次專門針對信貸業務環境和社會風險出臺規范性文件,旨在提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水平,完善綠色信貸管理體係,促進綠色信貸業務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信貸業務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辦法》明確,環境和社會風險是指農業銀行法人客戶及其重要關聯方在建設、生産、經營活動中可能給環境和社會帶來的危害及相關風險,包括與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態保護、氣候變化等有關的環境與社會問題。
辦法制定了信貸業務環境和社會風險分類管理標準,將農業銀行存量客戶和新客戶劃分為A、B、C三類,分別對應于環境敏感型客戶、環境適中型客戶和環境優好型客戶,提出了差異化管理策略,突出強化了對A、B類客戶的風險管控。
辦法在信貸業務盡職調查、審查、審批、用信管理、貸後管理等環節,分別提出了具體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要求。同時,根據境外項目融資特點,對境外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也提出了管理要求。
農業銀行表示,做好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工作,不僅有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更好地貫徹國家戰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也對推進自身經營轉型、調整資産結構、穩定資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今年6月末,農業銀行綠色信貸貸款余額達8721億元,折合節約標準煤24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5593萬噸。農業銀行表示,將突出抓好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加大綠色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