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許海濤的創業經:青稞啤酒香 産業助脫貧
2018-10-12 10:36: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寧10月12日電 題:許海濤的創業經:青稞啤酒香 産業助脫貧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趙雅芳

  “用青稞能生産出精釀啤酒?”在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青海省分會場展示大廳,參會嘉賓紛紛對昆侖精釀青稞啤酒負責人許海濤提出疑問。

  作為青海首個以青稞為原料生産精釀啤酒的創業者,27歲的許海濤短發、樸素、幹練,談吐質樸,卻透著一股韌勁兒。

  “沒技術,沒經驗,只帶著一顆敢闖敢拼的心就回來了。”2012年,許海濤放棄在北京的白領工作,踏上了回鄉創業之路。

  談及創業初衷,這位出生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常牧鎮周屯村的小夥笑著説,這源于一種對青稞的執念。

  “每到9月豐收季,一望無際的青稞田宛如一片金色海洋。”許海濤説,自己是吃著糌粑和青稞面長大的,“那種淡香味兒,我一輩子也忘不掉”。

  在許海濤的記憶裏,每一粒飽滿的青稞都浸透著父母的辛勤汗水,沉淀著一家人的希望和幸福。“在高原,青稞很常見,但很珍貴,總想為它做點什麼。”愛好酒文化的許海濤堅信,在青稞釀酒上大有文章可做。

  初創業時,許海濤做青稞白酒銷售,逐漸打造出了自己的白酒品牌,開辟了一個不小的市場,但他不滿足于此。2016年9月,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青稞釀造精釀啤酒。

  “沒有經驗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許海濤説,自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能打造出代表青海特色的精釀啤酒,將會多麼振奮人心!”

  當年11月,許海濤便著手在家嘗試釀制。從購買書本學習、請教專家到試驗,歷時一年,許海濤終于在2017年10月底釀造成功,取得了配方,隨即通過了有關機構的品質和資格認定。

  “每次試驗耗時近兩個月,等待讓人備受煎熬,而等待之後的失敗更讓人心力交瘁。”許海濤説,記憶最深的是在2017年7月第5次試驗時,忘了拔掉發酵桶上空氣閥的塞頭,導致發酵桶受空氣擠壓爆炸,“看著辛辛苦苦釀造的啤酒灑滿一地,我的心都涼透了”。

  多次嘗試把許海濤打磨成一個學習能手,這一年他讀完了近50本釀酒書籍,記了近500頁的筆記。不知有多少個深夜,許海濤從床上被靈感喚醒,翻書記錄,讓自己離目標更進一步。

  “歷經風雨才能見到彩虹,闖過隘口才能一馬平川。”許海濤説,“能靠自己的奮鬥實現夢想,感覺每天都充滿了動力!”

  如今,許海濤帶領著一個6人的創業團隊,注冊了自己的公司,精心打造“昆侖精釀”這一品牌,並與浙江一家啤酒生産商合作,批量生産精釀青稞啤酒。青稞原料從周邊貧困村採購,公司目前已經與上百戶貧困戶簽訂長期青稞收購合同,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為當地脫貧攻堅助力。

  在尋求廠商合作過程中,許海濤跑遍了10多個省份,向數十家啤酒廠商推介精釀青稞啤酒。許海濤笑稱,這一路跑來,青稞作為一種啤酒原料在內陸同行中的認知度也提升了,回來後,自己還利用空閒時間,向本地貧困戶收購青稞,給有意嘗試釀造青稞啤酒的廠商提供原料,“我們的青稞正在走出去”。

  “在創業路上,我始終堅信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相信自己會成功。”許海濤説,“把自己的夢想扎根在家鄉,投入到家鄉的建設中,是對青春最好的注腳。”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開幕
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開幕
黃河壺口出現數百米大瀑布
黃河壺口出現數百米大瀑布
杜尚別掠影
杜尚別掠影
印尼將結束強震及海嘯災區搜救工作
印尼將結束強震及海嘯災區搜救工作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5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