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這是可收集蟑螂熱量進行無土栽培的全自動養殖間(8月22日無人機拍攝)。
蟑螂,這種很多人避之不及的昆蟲在濟南章丘人李延榮眼中卻是渾身是寶的“金蟲”。2011年,時任醫藥公司總經理的李延榮得知章丘每天産生40噸餐廚垃圾,大部分只能使用填埋方式處理,危害環境。于是他産生了利用蟑螂處理餐廚垃圾的想法,並買來魚缸在家中養起蟑螂搞起試驗。
通過一係列試驗,李延榮發現蟑螂不挑食,什麼都吃。隨著試驗的逐步深入,李延榮帶領團隊重新創業,一心一意搞起了蟑螂養殖。如今,李延榮和他的團隊在工廠化封閉式車間裏養著3億只蟑螂,每天處理約15噸的餐廚垃圾。而蟑螂蟲體及卵鞘經加工後可作為優質昆蟲蛋白飼料。
經過多年的探索,他們申報了42項國家專利,已獲批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應用前景廣闊。談及未來,李延榮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是我們發現蟑螂價值的第一步,我們已經成立了研發公司,下一步還要在農業、醫療等方面探索它更大的價值,“小強”也將迎來自己的春天。”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