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老黑山村:邊遠旮旯“榛”脫貧
2018-08-13 15:28: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瀋陽8月13日電 題:老黑山村:邊遠旮旯“榛”脫貧

  新華社記者 鄒明仲

  一彎江水繞村,榛子漫山遍野。地處遼吉兩省交界處的遼寧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老黑山村,經過15年耕耘,確立了知名榛子産地的地位,村民們擺脫了貧困。

  老黑山村是如何走出旮旯、打贏“翻身仗”的?

  找出路:從種生姜、葡萄到栽榛子

  “口糧田裏栽榛子樹,那不是胡鬧嗎?”88歲的村民吳金福,15年前聽説村裏號召栽榛子樹時,很難接受。“種了一輩子玉米和大豆,既穩當又省事,早習慣了。榛子樹至少3年後才結果,砸在手裏咋辦?”

  村民的擔心不無道理。此前,老黑山村試種過生姜,村幹部和黨員帶頭種了30多畝,可當年價格跌到了2、3角錢一斤。還試種過200多畝葡萄,可田間管理、技術服務、保管儲存難度大,最後不得不放棄。

  雖然經歷過失敗,但村支部書記王福全以及幹部、村民感到,老黑山村已到了必須闖新路、確立新産業的時候了——

  “每人平均耕地不到2畝,大多只種玉米、大豆,算上青壯年外出務工的收入,每人平均年收入只有兩三千元。村裏幾年都聽不到新婚的嗩吶聲,聽不到新生兒的啼哭,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王福全説,“當年,村民們要説自己是老黑山村人,臉上都沒光彩。”

  見成效:榛子成了“金果子”

  一年秋天,王福全帶領著幾個幹部、村民到了瀋陽、大連等地考察,發現了“平歐榛子”這個品種。

  村裏請來專家論證,認為老黑山村日照充足,全年無霜期達到165天以上,加上山坡地多,適合榛子生長;且榛子容易儲存,價格穩定,盛果期畝産可達五六百斤,效益可觀。

  雖有反對聲音,但村民們還是決定推廣這個項目。但是,買榛子苗的錢從哪兒來?村裏賬面上已沒了錢,從村民們手裏徵集資金更難。王福全和村幹部們犯了愁。

  當時縣林業局有一個引導山區農民發展榛子産業的項目,可以提供購買榛子苗的部分資金。王福全很興奮,幾天內就帶領村民們挖好了樹坑。7萬棵榛子苗就這樣種下了。

  “這些苗成了我們的‘第一桶金’。後來每畝凈收入近萬元。”王福全説。

  眼看掙了錢,村民們紛紛改種榛子樹。吳金福一家從幾塊薄地上栽,到後來20多畝地陸續都栽滿了。吳金福的兒子吳德臣説:“榛子成了俺們的‘金果子’!”

  信心足:走對路子穩脫貧

  15年過去,村民家院裏都栽上了榛子樹。老黑山村成了知名的榛子産地,也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榛子産業壯大了,大家腰包鼓了,都是坐飛機去談生意。”王福全自豪地介紹,2017年全村榛果産量160萬斤,收入1800萬元,村每人平均收入2.5萬元以上,100多戶村民買了小汽車。

  老黑山村的榛子産業産生了輻射帶動效應,其周邊已發展榛子種植2萬畝以上,吸納2000多名農民就業。

  “幹實事,才能贏得百姓信任。”王福全説,“只要路子走對了,我們這樣的邊遠村也能改天換地。”

  記者了解,2017年,村裏脫貧77戶157人,建檔立卡戶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5萬元左右,家家都建起了新房。剩余13戶建檔立卡戶、30人將于今年年底實現穩定脫貧。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雲南西雙版納舉辦世界大象日活動
雲南西雙版納舉辦世界大象日活動
颱風來襲 船只歸港
颱風來襲 船只歸港
雲霧繚繞狼牙山
雲霧繚繞狼牙山
廣州長隆大熊貓家族再添新成員
廣州長隆大熊貓家族再添新成員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6112326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