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芪農”老張的脫貧故事
2018-08-10 08:57:0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太原8月10日電 題:“芪農”老張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孫亮全

  2003年,46歲的貧困戶張吉從北岳恒山深處的石窯洞裏,搬到山外的三間大瓦房後,他家第一次通上了電,14歲的大女兒第一次走進了小學課堂。

  這兩年靠種黃芪,張吉在北岳恒山上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發了財。“芪農”老張同時還是縣裏的“鑒芪”能手,哪個是野生芪,哪個是速生芪;是産自甘肅、內蒙古還是來自恒山深處,他一看便知。今年,張吉捧回了大同市脫貧攻堅奮進獎。

  渾源縣大橋村是個移民村,2003年之前,組成它的6個自然村散落在恒山深處,其中3個通了電,3個未通電。張吉所在的獨龍村,村民祖輩住在石窯洞,搬下來之前家裏沒通過電。

  “山上沒有電,可咱有‘家用電器’:一個手電筒,還有個收音機。”張吉打趣説。

  張吉的老婆張鮮平經常抱怨,雖説她也出生在另外一個自然村,但是娘家村裏通了電。“孩子們第一次見電視都是在俺娘家。趕著毛驢下山磨面走十二裏山路,來回要一天時間。”張鮮平嫁給張吉後,嫌麻煩,沒下過一次山。

  只有幾十口人的獨龍村,地可不少,有1000多畝。“山坡地,不長糧食,也沒個路,只能挖點藥材背到山下換點糧食。”

  好在恒山産黃芪。恒山黃芪又叫正北芪,是道地藥材,頭幾年價格不行,野生的也挖不到多少,張吉一年只能賣三五千元。

  2003年,村支書郭德勝帶領6個村的村民搬出了大山,住進了山腳下移民村的瓦房。2005年,張吉賣了驢,終于給家裏買了一臺電視機——一個真正的家用電器。

  下山後,要地沒地、要糧沒糧的村民每年秋天還得去山上挖黃芪換錢,只刨不種,差點讓正北芪絕了種。

  “沒辦法,只能再領著村民返回山上修路種黃芪,修路費了大力氣,種芪簡單,把野生芪的種子撒到山上,再進行倣野生種植。”郭德勝説。

  大橋村2萬多畝地,有1.5萬畝適宜種黃芪。這幾年,種在山頂上的黃芪越來越多,價格也節節高升,供不應求。2013年村裏成立了合作社,20戶農民的3000畝黃芪加入合作社統一管理。2016年,大橋村在裴村鄉第一個脫了貧,全村437口人每人平均黃芪種植面積20畝。

  逮著機會的張吉不甘落後,去年成了獨龍村第一個種芪超過100畝的人。這100畝有多少收成呢?郭德勝幫著算了一筆賬:“種下五六年後可以刨,每畝産1500斤,按今年價格每斤15元,減去人工等成本3500元,每畝收入近兩萬元。到2020年後每年挖20畝,老張家每年收入40萬元。”

  近幾年,黃芪成了渾源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支柱産業,種植面積近30萬畝,其中規范化倣野生種植面積16萬畝,野生撫育面積12萬畝,黃芪成為全縣脫貧致富的好幫手。大橋村今年成立了專門的公司,計劃將黃芪進行精細加工。

  日子一天天變好,“家用電器”的辛酸也早已成為歷史。如今,張吉家裏冰箱、洗衣機、電腦等一應俱全。

  “山上用過的東西就剩這麼個傢夥了。”張鮮平拍著一個老木櫃子説。一旁,滿臉笑容的張吉開始琢磨著買輛車,“山路不好走,就買個越野車吧。”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走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金色葵海染河套
金色葵海染河套
新疆:家鄉味道
新疆:家鄉味道
懸崖上的岩石“外科醫生”
懸崖上的岩石“外科醫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324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