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河南新鄉:全域清潔,鄉村變綠變美了
2018-07-04 07:44:59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河南新鄉市原陽縣利用廢棄垃圾,將昔日臭羊圈變為兒童文化樂園。 劉軍旗攝/光明圖片

  河南新鄉市原陽縣環保銀行的積分兌換細則。劉軍旗攝/光明圖片

  河南新鄉市原陽縣村民展示環保銀行積分卡。劉軍旗攝/光明圖片

  【農村垃圾處理新探索係列報道】

  盛夏的河南新鄉,滿城石榴花開,火紅如霞。行走在鄉村山野,處處綠意盎然,大美景象令人沉醉。

  從政府下力氣投入,到引入第三方專業化機構,再到激發基層幹群主動性、創造性,新鄉以“三無一規范一眼凈”的標準,推進農村全域清潔,以“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為目標,努力破解“清走—堆滿—再挖填埋場”的垃圾處理怪圈,向建設美麗鄉村邁出重要一步。

  定杠杠:“五有”標準來評價

  “以前一遇到大檢查,有的鄉幹部拎著掃帚上街搞突擊,效果並不好。在衛生評比中我們縣一直是倒數,鄉村衛生簡直沒法看。”談及過去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新鄉市原陽縣委農辦主任胡宗安直搖頭。

  該縣有13個鄉鎮(辦事處)、458個行政村,人口達55萬。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光靠鄉鎮、村幹部,幹不好,也幹不了。為了化解尷尬,縣長辦公會一錘定音:由縣財政出錢,具體工作交給專業化團隊。2017年12月1日,原陽縣農村人居環境全域市場化保潔項目正式啟動,縣財政每年拿出3300余萬元,由河南美麗家園公司全面托管所有農村。

  該公司派出管理團隊,就地招聘1613名農村保潔員,貧困群眾優先聘用,做到隊伍穩定、專業化;購買車輛、標準垃圾桶,建立智慧環衛管理平臺,對車輛實行GPS定位,做到作業機械化、管理智能化;每個鄉鎮成立一個項目部,配兩名經理,每一萬人配一名管理員,每村設一名組長,按村莊人口的3‰配保潔員。

  打響清潔“第一槍”,至今令人難忘。僅道路河渠兩側、村莊內外的建築垃圾堆、柴草堆、糞堆、陳舊生活垃圾堆,就清理出9萬立方米的垃圾。“通過半年多的治理,基本上做到了‘一眼凈’,環境變美了,群眾精氣神也上去了。”經常到農村暗訪的該縣縣長王保明告訴記者。

  新鄉市城管局環衛科副科長王天才説,市政府將各縣(市)、區的農村垃圾治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和效能監督實施考核與獎懲,成立14個督查組,實行季排名、半年講評、年度綜合考核制度。

  目前,各地均採取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模式運營,逐步實現農村垃圾整治“五有”: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備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完善的監督制度,形成農村垃圾治理長效管理機制。

  勇創新:“環保銀行”強動力

  孫得慶兌換香皂一塊,孫得偉兌換毛巾一條,鄧雨亮兌換塑膠盒一個……走進原陽縣路寨鄉後大柳村,墻壁上的“環保銀行”公示欄格外醒目。

  政府管,企業幹,更需要群眾參與。“在全域保潔的基礎上,我們創造性建立了‘環保銀行’,以路寨鄉為試點,群眾積極性空前高漲,現在準備在全縣推廣。”胡宗安告訴記者。

  先找載體:各村尋找交通便利、物品齊全的超市,挂牌成立“環保銀行”。再出臺評比細則:做到門前凈、庭院凈、室內凈、廚房凈、廁所凈、室內外物品擺放符合規范,最高可得15分。得1分,可到環保銀行兌換0.1至0.2元,也可以一直在“環保存折”中累計,兌換等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果是貧困戶家庭,連續三次被評為“優秀衛生家庭”,還可以“貸款”,用信用度透支50分以內的現金或日常生活用品。

  各村自行選聘街道長,由熱心公益、愛衛生的老人或婦女擔任,老黨員優先聘用,村幹部不得擔任。每月月初,街道長帶領群眾,檢查評比各家各戶的衛生。

  有人幹,有人管,還得有錢。每季度依據“環保銀行”兌換臺賬,由各鄉鎮直接撥付專項經費,不佔用村級經費。每月每村也就五六百元,並未給地方財政帶來很大壓力,但效果顯著。如今,全縣開始推廣路寨鄉“環保銀行”的做法。

  “現在,我們自覺收拾垃圾,政府掏錢清垃圾,‘環保銀行’讓大傢夥兒養成衛生好習慣,咱農村越來越美了!”村民張曉琴笑著説。

  小小“環保銀行”激發了群眾愛綠護綠的熱情,美化了鄉村。目前,新鄉大力推廣這一經驗做法,全市已建成33個環保銀行。

  多舉措:就地減量再利用

  通過全域清潔,眼前的鄉村變綠、變美了。但這背後的垃圾該如何處理,也是一道難題。走出傳統的垃圾處理怪圈,新鄉進行了一番實踐。

  引進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垃圾發電廠。在市級層面,採取BOT模式,引進企業參與垃圾分類再利用。該項目利用爐排爐技術,不産生二次污染,總投資8億元,建成後日處理垃圾1500噸。在地方,長垣縣成為全省首批建設靜脈産業園試點,一期、二期工程一起開工;原陽縣也在積極謀劃建設靜脈産業園。

  鼓勵基層因地制宜,對垃圾分類再利用。舊房拆遷下的檁條改造成秋千,廢棄的自行車、輪胎、瓦罐擺出造型,竹子、樹木搭建成涼亭……在原陽縣路寨鄉鄭莊,一處400平方米的文化遊樂園成為孩子們的樂園。很難想像一個月前,這裏還是垃圾遍地的臭羊圈。目前,該鄉已有8個村莊利用廢舊垃圾,建成了文化遊樂園,全縣開始推廣這一模式。

  牽手行業協會,讓垃圾變廢為寶。新鄉縣朗公廟鎮黨委帶領部分村幹部赴廣州學習垃圾分類處理技術,毛莊村在中國生物發酵産業協會酵素分會的支援下,成為“美麗家鄉·零污染村莊共建工程(試點)”。村裏還成立了6個人的垃圾回收團隊,半年來已售出可回收垃圾7噸多。至于那些不能直接“換錢”的菜葉、果皮,在毛莊也變成寶貝了。

  “尿酵素可做葉面肥,酵素渣可以做底肥,辣椒、洋蔥、苦瓜可做酵素農藥,這些都是莊稼人的寶貝。”毛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新嶺説。10斤水、1斤糖、3斤果蔬垃圾,按照這樣的配比,毛莊村已制成60噸酵素,消耗果蔬垃圾12.8噸,本村的果蔬垃圾“不夠用”,回收團隊還跑到鄰村和城裏的果蔬市場撿垃圾。

  此外,該村還整理出20畝酵素實驗基地,完全不上農藥和化肥,生産出來的無公害農産品在市場上售價是普通農産品的3倍以上,一旦技術成熟,將會在全村和周邊農村全面推廣。

  (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劉軍旗)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愛在路上”親情護送 讓“小候鳥”飛向父母
“愛在路上”親情護送 讓“小候鳥”飛向父母
成人禮 致青春
成人禮 致青春
貴州丹寨上演民族服飾秀
貴州丹寨上演民族服飾秀
黃河小浪底水庫控泄防汛
黃河小浪底水庫控泄防汛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1112307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