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29日電(記者李鳳雙 王建管建濤)在大興安嶺莽莽林海中,生活着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鄂倫春族。他們曾經在森林中過着原始游獵生活,後來走出森林形成了農業為主、多种經營的生産格局。今年是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5周年,65年來,鄂倫春人的生産生活方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遷。
鄂倫春族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大興安嶺一帶,精騎善射,被譽為“興安獵神”。下山定居之前,鄂倫春人“騎馬挎槍”,長期過着“獸肉為食,獸皮為衣,風馳一矢山腰去,獵馬長衫帶血歸”的原始封閉生活。
1953年,政府為鄂倫春人建造了新房,他們走出深山老林,逐步實現了定居,開始了新生活。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新生村的名字也源於此。目前,新生村共有鄂倫春族166人。
走進新生村,一座“撮羅子”式的迎賓門格外醒目,街道旁一棟棟刷着土黃色塗料並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民居映入眼簾,倣白樺林的圍欄有序地隔出幾十戶鄂倫春人家,水泥路通到每戶家門口,街邊安裝了路燈。
下山之前,鄂倫春人居住在大興安嶺深處,住的是“撮羅子”(一種用多根樺木桿立起做樁,周圍用各種獸皮圍成的簡易住房)。下山定居後,他們的住房經歷了三次變遷。“剛搬下來的時候,政府給我們建了木刻楞,一開始一些鄂倫春人還不習慣,後來我們也就習慣啦。”72歲的新生村村民、鄂倫春族狍皮手工技藝傳承人葛長雲説。
在鄂倫春族下山30周年的時候,當地政府給鄂倫春人蓋了第一批磚房。2013年,鄂倫春人又一次搬進了政府提供的新居。新生鄂倫春族鄉鄉長張慧説,65年來,新生村的村容村貌、居住條件以及醫療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鄂倫春人過上了新生活。
定居後的鄂倫春族,生産方式經歷了多次調整。從以游獵為主,到農林獵相結合,再到以農為主、多种經營、全面發展的生産格局。新生村鄂倫春族吳麗霞家去年種了600多畝地,純收入達到20多萬元。此外,吳麗霞還經常上山採集一些野菜、榛子等,開了一家農家樂,日子過得越來越富裕。
葛長雲告訴記者,一開始鄂倫春人都不會種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豆出苗後,生産隊組織鄂倫春婦女去拔草。“我們分不清草和苗,結果把大豆苗也拔掉了。”葛長雲不禁笑了起來。
目前,鄂倫春人不僅學會了農業生産的各項技能,還學會了使用拖拉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具;學會了人工養殖等技術。在不少鄂倫春族人家,院落裏都停放着農機。
鄂倫春人利用生態優勢,還瞄準了綠色有機農業。前幾年新生村的黃豆滯銷,新生村村民、鄂倫春人莫彩強和大夥到各地推銷農産品。經過多方努力,他們將鄂倫春人種植的綠色食品賣給了北京一高校食堂,簽訂了訂單,帶動每戶增收3000多元。如今,鄂倫春人還發展了木耳大棚。
富起來的新生村,鄂倫春族傳統工藝也得到傳承和發展。鄂倫春人張玉霞是鄂倫春樺樹皮技藝傳承人,2006年她在新生村成立了瑟爾魄烏娜吉樺皮手工藝廠。
張玉霞手工製作的樺樹皮工藝製品有首飾盒、茶葉盒、筆筒、果盒等20余個品種。在她的樺樹皮工藝品展示區,不時有游客前來購買,一年的收入在3萬元以上。“能為鄂倫春樺樹皮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貢獻綿薄之力是我最快樂的事。”張玉霞説。
勤勞勇敢的鄂倫春族跨越了人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走過的路程。從一人一馬一桿槍的游獵原始生活,到發展農業生産、傳承傳統工藝、拓展林下經濟,新生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到新變化,葛長雲老人現場編詞,用鄂倫春語唱了一首讚揚美好新生活的歌曲。抑揚頓挫之間,老人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