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改革增活力 轉型添韌性——從企業運作看中國經濟良好前景
2018-06-28 19:16: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改革增活力 轉型添韌性——從企業運作看中國經濟良好前景

  新華社記者王希、許晟

  國務院國資委27日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兩家企業將並入新設立的中國資訊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至此,國資委監管央企戶數減至96家。

  央企重組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兩大通信行業央企實施重組,有利于整合技術與産業優勢,促進央企主業的做強做優做大。

  企業是組成經濟的基本細胞,也是觀察宏觀經濟運作的重要“晴雨表”。今年以來,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我國各類型企業動能轉換有序、品質效益提升、動力活力迸發,同時也折射出宏觀經濟在高品質發展軌道上穩健前行的軌跡。

  中科曙光是一家雲計算及大數據綜合服務商,今年一季度,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了20.33%的較快增長。

  曙光公司總裁歷軍分析説,良好業績一方面源自宏觀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結構調整推進,關鍵改革舉措加快落地,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還因為三大攻堅戰著力推進,掣肘經濟平穩運作的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更趨增強。

  事實證明,不斷激發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活力,經濟高品質發展就有了源頭活水。

  今年以來,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破除無效低效供給,積極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有力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

  此外,新一輪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甄別糾正産權案件等取得突破、激發保護企業家精神重點舉措初見成效等,有效改善了社會預期,顯著提振了企業家謀事創業的信心。

  一係列經濟數據印證了這種積極變化:

  ——1至5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265萬戶,同比增長12.3%。伴隨市場主體邁入“億戶時代”,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創業國。

  ——1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9元,同比減少0.31元,而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6.5%,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

  ——市場預期持續向好。中國人民銀行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8%,比上年同期提高10.4個百分點。

  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改革步伐需要繼續加快。

  “盡管制造業投資增速在回升,但是水準還是比較低,(1至5月份)只有5.2%。”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説,下一步要更好地理順體制機制,更好地優化市場環境,特別是要把支援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這樣才能更好地鞏固制造業投資企穩回升勢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沒有效率,沒有競爭也沒有高品質發展。要進一步打破壟斷、放寬準入,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為市場競爭營造公平的生態環境,促進市場主體釋放創造力,推動中國實現高品質發展。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上海:老公房配上新電梯
上海:老公房配上新電梯
新疆薰衣草開鐮
新疆薰衣草開鐮
一座城的變與不變
一座城的變與不變
天空之眼瞰浦東
天空之眼瞰浦東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305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