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華盛頓6月27日電(記者周舟)中國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微型機器人,有望在人體內運輸細胞,在精準治療、再生醫學和微創手術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
27日發表在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香港城市大學孫東課題組使用3D鐳射列印技術,制備出一種具有球形孔狀結構的微型機器人,其尺寸相當于人類頭髮絲直徑。
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物醫學工程係主任孫東對新華社記者説,這種以“SU-8光刻膠”為原材料的機器人有刺狀突起結構,可作為細胞附著點,大幅提高了細胞負載能力。孫東説,機器人表面濺射了一層金屬鎳和鈦,因此機器人可通過磁場加以驅動。
研究人員選擇斑馬魚作為實驗對象,將負載有幹細胞的微型機器人注射到斑馬魚的卵黃內部(直徑為500到700微米),成功實現了在復雜生物體內部通過磁場控制微型機器人運動的目的。
研究人員還設計出一種微流控晶片,用來模擬血管內皮細胞層,驗證了磁控微型機器人的細胞釋放能力。
孫東説,未來可以設想將攜帶有功能細胞的微型機器人通過血管注入人體內,在磁場幫助下送達到指定位置,並讓其釋放的功能細胞進入組織發揮作用。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