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廖仲愷:一門忠烈扶助農工
2018-04-20 09:06: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圖文互動)廖仲愷:一門忠烈扶助農工

  廖仲愷(1877-1925),原名恩煦,號夷白,字仲愷,廣東省惠陽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 新華社發

  新華社廣州4月20日電(記者劉白雲)“‘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這是廖仲愷先生在獄中寫給兒女的訣別詩《訣醒女、承兒》中的一句,我認為,這是廖仲愷精神內涵的一個重要體現。”在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大學四年一直做兼職講解員的90後大學生謝思婷正聲情並茂地向參觀者介紹。

  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坐落在為追念廖仲愷先生而創辦的“仲愷農工學校”院內,該學校已從中專學校發展為本科高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館內收藏了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何香凝夫婦及其兒女廖承志和廖夢醒一家兩代人為中華民族復興前仆後繼的珍貴史料。

  廖仲愷(1877-1925),原名恩煦,號夷白,字仲愷,廣東省惠陽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

  1903年,廖仲愷與夫人何香凝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兩人在日本東京結識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從此堅定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洪流。

  1905年,廖仲愷夫婦協助孫中山建立了中國同盟會,廖仲愷擔任同盟會總部的副會計長和外務部副部長。兩人在東京的家,也成為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聯絡站和集會場所。

  1922年8月,孫中山先後會見了共産黨領導人李大釗和蘇俄使節越飛的代表,決心聯俄聯共,接受改組國民黨的建議。廖仲愷兩次奉命前往日本與越飛會談,在國民黨改組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23年2月,在孫中山返回廣州復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後,廖仲愷先後擔任大本營財政部長和廣東省省長等要職,全力協助孫中山進行國民黨改組工作。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後,廖仲愷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兼任中央黨部工人部部長和農民部部長,2月又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

  國民黨一大後,國民革命運動在全國蓬勃興起。廖仲愷非常重視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工農運動在國民革命中的作用,他與共産黨真誠合作,忠實執行“扶助農工”政策,積極支援工農運動。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廖仲愷堅定維護“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維護國共團結和國民黨的革命方向,成為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左派的核心和旗幟。他也因此被國民黨右派視為奪取黨權、拆散國共合作的重大障礙。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在前往參加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會議途中,被國民黨右派豢養的暴徒刺殺于中央黨部樓前。9月1日,國民政府為他舉行國葬,廣州的黃埔軍校師生、工人、農民、市民群眾等20多萬人前往悼念。

  壯志未酬身先死,廖仲愷以他的壯年生命,為中國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周恩來曾讚譽他是國民黨之重心、“工農運動和反帝國主義運動的積極領袖”,高度評價他“一生苦鬥,革命為黨,犧牲為國”的崇高革命精神。

  在廖仲愷的革命生涯中,何香凝始終給予其堅定的支援。她曾作《贈別》詩為丈夫壯行:“國仇未復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廖仲愷遇害後,何香凝強忍悲痛繼承丈夫未竟的事業,為鞏固革命統一戰線而繼續奮鬥。

  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廖承志和廖夢醒在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廖承志參加過長徵,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多次身陷囹圄而矢志不渝,逐漸成長為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廖夢醒從抗戰時期起擔任宋慶齡的秘書,長期戰鬥在特殊戰線上。

  今天,當我們回溯歷史,依然會被這一門忠烈前仆後繼、向死而生的愛國情懷和事跡所打動。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館長蔡瑞燕説,英烈的生平事跡和精神品質,本身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具有極大的生命力,不因時代的變化而褪色,真正了解,就會受感染。

  2017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在90周年校慶時,將何香凝當年的辦學思想和理念“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確定為新校訓,教育師生繼承廖仲愷、何香凝為民族復興奮鬥不息的革命精神,務實篤行,服務社會,情係農工,立志報國,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而奮鬥。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貴陽:獅子“兄弟”組團賣萌
貴陽:獅子“兄弟”組團賣萌
柳樹“打針” 抑制飛絮
柳樹“打針” 抑制飛絮
江蘇太倉舉行水上搜救綜合演習
江蘇太倉舉行水上搜救綜合演習
紫藤花開
紫藤花開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2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