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政法部門産權保護舉措頻出,創新創業能否“後顧無憂”?
2018-01-30 21:06:0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政法部門産權保護舉措頻出,創新創業能否“後顧無憂”?

  新華社記者白陽

  “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要準確適用限制人身、財産權利的強制性措施”“國企探索失誤要予以容錯”……30日,最高法、最高檢分別發布涉産權保護典型案例,再次強調完善産權保護法治體係,這是近期政法機關針對産權保護問題的又一重要動作。

  産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構建良好的産權保護法治體係,是完善産權保護制度的關鍵。專家表示,政法機關近期推出的一係列産權保護舉措,有利于推動形成更加公平正義的市場環境和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定心丸”。

  直面産權保護突出問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對“顧雛軍案”等三起重大涉産權案件依法再審,讓公權力與企業創新創業之間的關係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

  據有關部門測算,當前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六成,創造了80%左右的社會就業。然而從“兩高”發布的典型案例來看,由于執法方式不規范、相關法律法規不明確等原因,一些執法部門違法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財産,將經濟糾紛視同為經濟犯罪,“抓一個人搞垮一個企業”現象屢有發生。

  “公民需要有財産安全感,産權保護不到位將削弱民眾創業創新的積極性,還容易導致社會財富流失,長此以往將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訴訟法室主任熊秋紅説。

  “更加注重完善産權保護機制,促進市場主體立恒心、增信心。”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明確,要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企業主個人與企業、合法企業與犯罪組織、合法財産與違法犯罪所得、企業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等界限,嚴防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超標的超范圍採取財産強制措施、財産處罰過寬過重等現象發生,切實保護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

  東南大學副校長周佑勇指出,政法機關近來針對産權保護出臺的一係列動作,釋放出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的積極信號。政法機關需要更新執法理念,直面企業産權保護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給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構建産權保護司法屏障,增強企業“安全感”

  為落實中央有關精神,公安、檢察、法院係統聯手發力,打出了一套産權保護“組合拳”。

  ——最高檢、公安部對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規定作出修訂,要求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時,要妥善處理維護市場秩序與激發社會活力的關係,審慎把握處理産權和經濟糾紛的政策,準確認定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性質,防范執法不當行為。

  ——最高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綜合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檢察職能,強化刑事申訴檢察環節産權司法保護工作,並開展為期一年的涉産權刑事申訴、國家賠償案件專項督察活動。

  ——最高法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對企業家在生産、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創業行為,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不得以犯罪論處。

  熊秋紅認為,公檢法這些措施從各自職責范圍出發,均劍指本領域存在的産權保護突出問題,具有較強司法實踐針對性。

  “以公安機關為例,産權保護出現的一些問題,相當一部分來自公安機關的不規范執法。此次最高檢、公安部對公安機關偵辦經濟案件的行為進行規范,特別就涉案財物處置作出一係列細化規定,兼顧了刑事司法與産權保護平衡。”她説。

  周佑勇認為,三個部門的措施互為補充,環環相扣,一方面要求在前端預防涉産權刑事案件冤錯案,一方面對發現的冤錯案件及時再審、盡快糾正,同時更加注重改進執法、司法方式,提高執法、司法品質和水準。“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對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企業産權糾紛案件及時甄別和糾正,能夠有效穩定社會預期、增強企業家信心。”

  厘清法律模糊地帶,讓權力不再“任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是憲法的明確規定。

  專家指出,現行法律關于公私財産之間的區分還不夠明晰,而物權法、合同法、智慧財産權法、刑法等關于産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還存在模糊地帶,給司法實踐帶來了困難。

  以合同糾紛為例,這類糾紛有時和違法犯罪交叉在一起,可能形成詐騙犯罪。專家指出,由于現行法律對經濟糾紛的界定不是很明晰,此類糾紛是看作民事爭議、行政違法還是刑事犯罪,司法機關自由裁量空間較大,可能出現選擇性執法的問題,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

  熊秋紅認為,公權力機關一旦違法插手經濟糾紛,嚴重的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甚至導致企業破産。因此,政法部門在處理經濟案件時,應樹立“預防大于救濟”的理念,進一步細化公權力介入經濟糾紛的實體條件和程式條件;同時,應進一步完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讓公權力不能“任性”。

  此外,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專門印發通知,對黑惡勢力犯罪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進行打擊。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盧建平對此建議,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掃黑除惡過程中的産權保護問題,嚴格遵循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相關意見,準確認定“罪”與“非罪”的界限,依法處置黑惡勢力犯罪案件的涉案財産。(參與採寫:蔣齊光)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面藝絕活為農民增收
面藝絕活為農民增收
新春挂飾節前走俏
新春挂飾節前走俏
“黃土地”刷出“新顏值”:延安兩千萬畝“林海”誕生記
“黃土地”刷出“新顏值”:延安兩千萬畝“林海”誕生記
十年樹木、紅樹成林——“海上森林”回歸記
十年樹木、紅樹成林——“海上森林”回歸記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234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