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合肥11月30日電(記者 徐海濤)“磁繩”描述了太陽磁力線的一種分布方式,可能是引發太陽風暴的罪魁禍首。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劉睿等人在太陽爆發活動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觀測到磁繩結構在爆發中形成的詳細過程,並揭示其內部磁場的扭纏分布。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該成果。
太陽爆發活動是太陽日冕大氣中發生的持續時間短暫、規模巨大的能量釋放過程,其噴射的物質和能量到達近地空間後,可引起地球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等空間環境的強烈擾動,對人類活動産生災害性影響。
磁繩由一組螺旋形的磁力線組成,是太陽爆發活動的核心結構,也是探索太陽爆發物理機制的一把“鑰匙”。但由于目前的觀測手段只能獲得太陽表面——光球的磁場,對磁繩的研究主要依賴于多波段遙感成像等間接手段。只有當爆發的磁繩到達地球時,才能借助近地衛星,了解其磁場和電漿體結構。
劉睿等人研究磁繩的兩個共軛“足點”在太陽表面的演化,發現從耀斑帶遠端的亮點向外擴展為不規則的亮環,而亮環內部的電漿體沿磁繩磁力線逃逸到行星際空間,導致亮環上方的日冕出現暗化的“空洞”。這一過程強烈暗示磁繩在爆發過程中形成,使得測量磁繩的軸向磁通和環向磁通隨時間的演化成為可能,從而可推出磁繩內部的磁場扭纏的分布,即內部磁場高度扭纏,由內向外扭纏度降低。
他們的這些研究結果,在磁繩3天後到達地球時得到近地衛星觀測數據的支援,為進一步研究磁繩形成的物理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奪命櫃”符合國標,宜家就能拒不召回?
2017-11-30 10:49:18
-
方便火鍋隱患多:易燙傷爆炸,大多數代工生産
2017-11-30 10:49:18
-
你認為現如今90後收入多少算正常?
2017-11-30 10:49:18
-
注意啦!新能源車牌“一牌難求”悄然而至
2017-11-30 10:49:18
-
北京擬出新規:停車費擁堵時段高于空閒時段
2017-11-30 10:49:18
熱帖
熱詞